"敔" Gui

敔 桂

敔”簋,青铜器,西周晚期,高25.8厘米,口径22.7厘米,1990年平顶山英国墓地M95出土。

1979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阜阳镇北府村砖瓦厂发现一批应国、邓国青铜器,并发现应国墓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省文物队、平顶山市文物局在北府村阜阳岭发掘应国墓葬300余座。应国墓地M95出土“敔”簋,共4件,大小、形制、纹饰均相似。

“敔”簋分盖、身两部分。盖为圆顶形,上端有圆形耳,盖沿处有小口;器身微外撇口,鼓腹下垂,底部近平。圈足外撇,有向下折沿,圈足上附有三足。器腹有对称的两只兽头形耳,耳下有钩状坠饰。盖、器腹各饰一圈浮雕海浪纹;盖近口部、器口底、圈足处各饰一圈凸弦纹;两只兽头形耳浮雕,头上立有宽角,凸出圆目,鼻高而长,牙齿锋利。弧形半圆形兽身及坠饰,以阴线简单勾勒;三足亦作兽形,外突于圈足外;器外底圈足内饰,为以阳线勾勒的斜纹方格纹。器底及盖面均有同款铭文二十七字:“正月八月丁丑公札尊,用宜美寿用明子孙孙用宝用相”。(图一)



图1 敔簋盖铭文

敔”字簋的盖、身纹饰均以粗浮雕线勾勒,纹饰则以粗线上细阴线通过弯曲、勾勒的方式刻画。盖、身纹饰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盖的波浪曲线两峰间的纹饰与器腹纹饰相同;盖两槽间的纹饰则与盖、腹峰间的纹饰有明显区别,即盖的槽间的纹饰多了一竖条纹饰。虽然槽间仅增加了一条简单的竖条纹饰,但却显示了敔簋制作者高超的纹饰设计水平和把控能力。盖为穹窿形,在排列纹饰时,如果在峰、槽间采用相同的纹饰,必然造成峰间纹饰紧凑,槽间纹饰疏落。为了使波浪纹粗线条之间的空隙分布均匀,在稀疏的波谷之间增加适当宽度的竖条,既可以解决图案布局的对称性,又可以避免器物图案的单调性,从而增加器物的美感。

“敔”簋分为盖、身两部分,说明二者为不同模具铸造。簋身腹部与两个兽头耳相接处有明显缝隙(图二),而此位置的簋腹内侧光滑平整,外部花纹连贯流畅无模具痕迹。因此推断敔簋身并非一次铸造,而是分多次铸造而成。先分别制作双兽头耳和无耳簋身的模具,再先铸造无耳簋身。待无耳簋身冷却成​​型后,再将已制作好的兽头耳模安装固定于耳位,再次浇铸铜液,即形成双耳。双耳与簋腹通过事先留出的榫卯连接固定。由于簋体内壁光滑平整,可以推断簋体铸造时,在与簋腹对应的双耳处留有榫头,在双耳上留有兽头形的榫眼。在铸造兽头形双耳时,熔铜流入榫眼,与簋体的榫头相扣,起到固定作用。簋的三足底部均有明显的铸口痕迹(图二),说明簋体铸造时,是器口在下,三足在上的。



图2 耳朵、身子、铸口、网片接缝示意图

“敔”簋的盖身刻有一对铭文,共二十七个字:只八月正月,丁丑公、札公……厉王时期十月禹簋铭文中也提到了“禹”,还记载了“禹”在追击入侵成州的南淮夷敌军中立下战功而受到封赏。由于“禹”簋的制作风格与这一时期的一些青铜器相同或相似,因此推测“禹”簋也是厉王时期或接近时期的文物。因此,“禹”簋铭文中记载的“禹”与十月禹簋铭文中记载的“禹”极有可能是同一个人,他奉周王之命追击南方入侵者而受到封赏,后来成为郢国的国君。禹簋铭文中的“公”字,可能是其祖先或父亲的应侯。

总之,“敔”圭器形厚重稳定,纹饰粗犷有力,铭文十分重要,铸造逻辑清晰,是西周晚期难得的佳作,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