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nze tripod with creeping geese

铜爬雁鼎

爬雁铜瓮 [1] 是西周青铜酒器,高25.2厘米,长31.8厘米,宽17.2厘米,口径14.3厘米,重3550克,容量2125毫升。1988年出土于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现藏河南博物馆。

《爬雁》铜器器身呈鹅形,后背中部开圆口,外撇,斜方唇,高领,器身呈圆角长方形扁体。鹅颈曲扬,抬头向前目,双目圆睁,平口微张,形成自然的壶嘴。鹅尾部有龙首形柄,卷曲上扬,扁腹下附四柱形足。器口部有小口盖,盖微微上扬,中部有上粗下细的柄,为盖钮。柄上饰卷曲鸟纹,盖沿饰无尾长鸟纹。以人形链环与器身相连,上接一圆雕铜人立于鹅尾之上。此人双手握住盖上的环钮,双脚间有横梁,与鹅尾上浮雕牛头纹饰上方的环钮相连。铜人头顶竖髻,高高束于头顶。发丝细密整齐,面容清瘦,五官清秀,上身裸露,下身着十褶裙,腰间束有连续菱形纹饰的皮带,脚穿浅靴。整器玲珑端庄,美轮美奂。

图1 “爬行”鹅铜像局部

爬雁铜器盖内有铭文五行四十四字:只四月,暴君戊申生,爬至地。卿公使巳使毛曾赠溥予一捆鹿、两块皮革、赤金各一两。溥敢辞别杨公,用扎制宝筵,以永用。

图二 普氏雁足铜鼎盖内铭文及拓片

碑文反映的究竟是周王室派使者向诸侯大臣问询的历史事实,还是诸侯之间派使者相互交流的历史事实,学界尚存在分歧,主要问题在于碑文中庆公的认定。发掘者王隆政等学者认为[2]庆公即是兴国国王兴公。碑文记载了一位名叫蒲姓的郢国使者到河北省兴台地区兴国进行正常的外交访问,受到兴国国王的热情接待。蒲姓使者结束访问即将回国时,兴国国王派洋务大臣向蒲姓赠送了三十斤红铜、一件鹿皮衣、一条皮围裙。蒲姓回到郢国后,用这些铜料制作了这件铜器,以纪念他成功访问兴国。因此,此器铭文反映的是诸侯国之间日常的聘礼。《周礼》云:“诸侯交邦,年年有贺礼,求亲,相访。”《周礼》云:“此玉,……从器形看,其口、口下领、盖形与穆王时期的长丝鬲相似;从纹饰看,长尾凤纹属于陈恭柔、张长寿等人分类的III3类鸟纹,其年代也与穆王时期相当;从铭文看,字体为西周中期流行的玉柱体。学界一般认为,此普箧为西周穆王时期的器物。

返回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