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尊
“石”尊,青铜器,西周早期文物,高28.3厘米,口径21.8厘米,1983年河南省济源市大岭村出土。
1983年,济源市下冶村村民卢同静在大岭村修路时发现了此尊,后将其寄给济源县文物管理所。1997年,因河南博物院新馆即将对外开放,需要扩大展品,“十”尊便从原收藏单位转交给河南博物院。
“实”字尊,广口,弧颈,微鼓腹,圆底,外撇高圈足,底部有竖折边。器身从外表看,可分为口颈、腹、圈足三部分。颈腹连接处、腹足连接处有明显的折边;从里面看,为向上扩大、向下收缩的弧形连续结构,无折边(图1)。
图1 石尊内部
器身纹饰可分为口颈、腹部、圈足三部分,均采用三层花工艺:下层为云雷地纹;中层以粗线条勾勒主题边框纹饰;上层以阴刻线条雕琢主题纹饰细部。口颈纹饰由四组等距分布的蕉叶纹组成,蕉叶纹由两个三角形组成,上部为二龙相对,下部为倒置的兽面纹,兽面由眼、耳、角、鼻、口、牙齿组成;腹部纹饰由四条凸出的线条组成。足的门脊将纹饰分为两组四个部分(图2),每组均为完整的兽面纹,由眼、眉、耳、鼻、口、牙齿、身、足等部分组成;圈足纹饰也以与腹部门脊对应的四条门脊为界,分为两组四部分(图3),每部分为完整的龙纹,与腹部各组兽面对应的两部分龙纹组成一组龙纹带。圈足内壁有铭文:食。(图4)
图二 腹部左右两侧两组兽面
图三 圈足左右两侧各饰两组龙纹
图4 石尊铭文
“实”尊采用三层花技法在器身施以纹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首先从其外形上看,腹部上下各有一窄凹带,将器物的纹饰分为口颈、腹部、圈足三个部分,并根据各部分的具体特点装饰不同的纹饰。凹带不仅将纹饰分段,避免了因过长而导致中心不突出的问题,而且使三段纹饰凸出于器物表面,增加了器物的厚重感。另外,虽然也是凹带,但在腹部与圈足交界处的凹带上装饰了一圈窄凸弦纹,避免了重复。第二,该器在腹部和圈足上增加了四个相应的门沿,并在外侧增加了腹部和足的宽度,使器物整体的重心下移,避免了由于器物的口颈尺寸过大而造成的上重下轻的局面。第三,腹部兽面纹饰的眼睛、耳朵和眉毛突出,特别是浓密的眉毛,使腹部纹饰在整个器身纹饰中显得格外突出,进而起到吸引人们的视线到腹部的作用。从这些方面来看,食尊的造型和纹饰不仅展现了制作者高超的技艺,也展现了制作者细致的布局构思。
“食”字尊的门沿处有明显的错位痕迹,与门沿纵线相对应的口颈部蕉叶纹处也有明显的模缝痕迹(图5),对研究商周青铜尊的铸模逻辑有重要价值。从各处模缝痕迹判断,尊外模应从各门沿中心处纵向分为四块,内模则分为上下两块。至于外模是否在横向上再分,由于没有明显的模缝痕迹,难以判断。但铸造器物时,模型应是器物口部向下,铸口应在器物底部或圈足的上方。
图5 食品尊上的模缝痕迹
“食”尊的出土对商周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食”尊出土于济源,有西周时有元、山、番、项等封地的说法,但从已发现的商周元城遗址来看,笔者更倾向于济源是西周元国封地的说法。“食”尊纹饰精美细腻,器物对称协调,颇有气派,肯定不是一般贵族所拥有,极有可能是诸侯或他们的重要大臣所拥有。因此,“食”尊的出土对研究济源西周早期封建国家史及其冶炼技术、铸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器内铭文“食”字,应为制作者或其部族的名称。随着今后该地区商周时期考古资料的逐渐增多,很有可能对研究商周时期济源地区的封建国家及其历史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石”尊通体乌黑发亮,犹如黑漆古器,这在商周青铜器中,尤其是北方地区较为少见,它的发掘对研究黑漆古铜器现象具有重要价值。黑漆古铜器大多出土于气候湿润的豫南、皖南及两湖地区,而“石”尊出土于相对干燥的北方地区,说明埋葬环境的干湿不一定是黑漆古器形成的关键因素,而很可能是合金配比或其他原因所致。至于是否如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