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青铜器的博客

Three-winged arrowhead

三翼箭头

三翼镞为春秋中期青铜器,残长5.1厘米,1936年河南辉县琉璃亭甲墓出土,现藏河南省博物馆。 1935年8月,当地农民在辉县南郊琉璃亭北面掘地时,发现一只铜鼎。县政府向当时的河南省政府上报,省政府命令河南省博物馆(现河南省博物馆)对其进行发掘。发掘工作于9月4日开工,11月5日结束。第一坑发掘后,在其北面三四米处发现第二坑文物。第二次发掘于10月26日开始,历时15天完成,11月16日送交省博物馆。这两个坑内的文物为两座墓葬,发掘者将其命名为甲墓和乙墓,共出土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1000余件。三翼箭头出土于甲墓东北角。 图 1 三翼箭头的一部分 此件战国时期的三翼镞,前端尖锐,横截面呈三角形,后端尖,三片翼部向外展开,翼部三分之二处镂空,翼尾与关节处有波浪状细支撑连接。三翼镞的这种设计,使箭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更加均匀,使箭更加稳定。三片翼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与双翼镞刃部上的血槽作用相同,使三翼镞兼具杀伤力和穿透力的特点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青铜箭头必须安装在箭杆上才能射出远距离。箭杆上固定弦的底部称为“支架”。支架上有一个“羽毛”,位于整个箭杆的五分之一处。羽毛的作用是防止箭在飞行过程中摆动。当箭头、箭杆和羽毛组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箭”。

三翼箭头

三翼镞为春秋中期青铜器,残长5.1厘米,1936年河南辉县琉璃亭甲墓出土,现藏河南省博物馆。 1935年8月,当地农民在辉县南郊琉璃亭北面掘地时,发现一只铜鼎。县政府向当时的河南省政府上报,省政府命令河南省博物馆(现河南省博物馆)对其进行发掘。发掘工作于9月4日开工,11月5日结束。第一坑发掘后,在其北面三四米处发现第二坑文物。第二次发掘于10月26日开始,历时15天完成,11月16日送交省博物馆。这两个坑内的文物为两座墓葬,发掘者将其命名为甲墓和乙墓,共出土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1000余件。三翼箭头出土于甲墓东北角。 图 1 三翼箭头的一部分 此件战国时期的三翼镞,前端尖锐,横截面呈三角形,后端尖,三片翼部向外展开,翼部三分之二处镂空,翼尾与关节处有波浪状细支撑连接。三翼镞的这种设计,使箭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更加均匀,使箭更加稳定。三片翼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与双翼镞刃部上的血槽作用相同,使三翼镞兼具杀伤力和穿透力的特点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青铜箭头必须安装在箭杆上才能射出远距离。箭杆上固定弦的底部称为“支架”。支架上有一个“羽毛”,位于整个箭杆的五分之一处。羽毛的作用是防止箭在飞行过程中摆动。当箭头、箭杆和羽毛组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箭”。

Cast copper dragon-patterned square bean

铜铸龙纹方豆

紫铜龙纹方豆,青铜,春秋时期。通高29.7厘米,口径(含盖)15.8厘米。1978年河南省固始县后谷堆一号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馆。 豆,器名,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形制类似后世的高足盘,盘腹,圆底,腹下有长而粗的柄,柄下有圈足。有盖、无盖之分,柄亦有实心柄与空心柄之分。铜豆起源于同样形制的陶豆。陶豆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陶豆仍很常见、流行。铜豆始见于商代,流行于两周,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较为流行。 《周礼·天官·美人》记载:“美人,主理四豆。”由此可见,豆子应是盛放食物的容器。 铸嵌紫铜龙纹方豆碗[1],为敞口盖形。碗呈方桶形,腹渐窄,底有八角形高柄柱状豆柄,底下有双盆形圈足,上盖为方形。器身、盖两侧有对称的圈耳,盖顶四角有环钮,可倒置成器。除双耳、钮为焊接而成外,器身、盖、圈足上均饰铸嵌紫铜龙纹。龙纹成对对称,怒目相对,昂首拱腹,翘尾翘足,栩栩如生,富有动感。豆碗底部及盖内侧镌刻铭文:“(类)饮”。 图一 紫铜铸嵌龙纹方豆碗盖顶纹饰 图二 紫铜铸嵌龙纹方豆碗盖内铭文

铜铸龙纹方豆

紫铜龙纹方豆,青铜,春秋时期。通高29.7厘米,口径(含盖)15.8厘米。1978年河南省固始县后谷堆一号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馆。 豆,器名,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形制类似后世的高足盘,盘腹,圆底,腹下有长而粗的柄,柄下有圈足。有盖、无盖之分,柄亦有实心柄与空心柄之分。铜豆起源于同样形制的陶豆。陶豆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陶豆仍很常见、流行。铜豆始见于商代,流行于两周,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较为流行。 《周礼·天官·美人》记载:“美人,主理四豆。”由此可见,豆子应是盛放食物的容器。 铸嵌紫铜龙纹方豆碗[1],为敞口盖形。碗呈方桶形,腹渐窄,底有八角形高柄柱状豆柄,底下有双盆形圈足,上盖为方形。器身、盖两侧有对称的圈耳,盖顶四角有环钮,可倒置成器。除双耳、钮为焊接而成外,器身、盖、圈足上均饰铸嵌紫铜龙纹。龙纹成对对称,怒目相对,昂首拱腹,翘尾翘足,栩栩如生,富有动感。豆碗底部及盖内侧镌刻铭文:“(类)饮”。 图一 紫铜铸嵌龙纹方豆碗盖顶纹饰 图二 紫铜铸嵌龙纹方豆碗盖内铭文

Lacquer lamp with kneeling figure

漆器跪像灯

跪人彩绘铜灯,青铜器,战国中晚期,通高48.9,灯盘直径23.7厘米,重7.5公斤。1975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1974年冬至1975年4月,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大队第三生产队在岭西修建水库时,发现古墓8座,出土青铜器100余件,陶器50余件。其中,5号墓位于上村西北部,为长方形土坑竖墓,边长7.5米,宽4.8米,深约10米。从棺椁遗物推断为单棺、单椁、单人葬。该墓出土跪人彩绘铜灯,经考古专家鉴定为战国中晚期秦文化遗物。 (图一、图二)跪像彩绘铜灯由跪像、灯座、灯盘三部分组成。跪像头部与身躯分体铸造后铆接在一起。跪像头束发髻,右额处戴发饰,下颏下束带。身穿右衽长褂,遮盖膝盖,腰束宽带,前襟有带钩。双手伸于胸前。手捧Y字形灯座,灯座上托着圆形灯盘,盘内有三个穗状座,可同时盛放三支蜡烛。灯盘外缘绘有三角漆,把手表面原绘有朱漆,现仅可见少量残存。 图1 线描跪像彩绘铜灯 图2 跪像彩绘铜灯细节 跪姿彩绘铜灯保存完好,出土地点明确,可为研究中晚战国时期的服饰、发饰、灯盏形制、青铜铸造工艺等提供参考。

漆器跪像灯

跪人彩绘铜灯,青铜器,战国中晚期,通高48.9,灯盘直径23.7厘米,重7.5公斤。1975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1974年冬至1975年4月,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大队第三生产队在岭西修建水库时,发现古墓8座,出土青铜器100余件,陶器50余件。其中,5号墓位于上村西北部,为长方形土坑竖墓,边长7.5米,宽4.8米,深约10米。从棺椁遗物推断为单棺、单椁、单人葬。该墓出土跪人彩绘铜灯,经考古专家鉴定为战国中晚期秦文化遗物。 (图一、图二)跪像彩绘铜灯由跪像、灯座、灯盘三部分组成。跪像头部与身躯分体铸造后铆接在一起。跪像头束发髻,右额处戴发饰,下颏下束带。身穿右衽长褂,遮盖膝盖,腰束宽带,前襟有带钩。双手伸于胸前。手捧Y字形灯座,灯座上托着圆形灯盘,盘内有三个穗状座,可同时盛放三支蜡烛。灯盘外缘绘有三角漆,把手表面原绘有朱漆,现仅可见少量残存。 图1 线描跪像彩绘铜灯 图2 跪像彩绘铜灯细节 跪姿彩绘铜灯保存完好,出土地点明确,可为研究中晚战国时期的服饰、发饰、灯盏形制、青铜铸造工艺等提供参考。

Narrow flow flat bottom jue

窄流平底爵

窄嘴平底爵,青铜,夏末,通高14.50厘米,嘴至尾长19.50厘米,足高4.30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馆。 1974年,河南省新郑县(现新郑市)新村乡群众在平整望京楼遗址时发现此件文物,后交由新郑县文化馆保管,1983年5月转交新郑县文物保护所收藏,1997年12月转交河南省博物馆(现河南博物馆)。 窄流平底爵,壶嘴狭长,尾尖,唇口加厚,壶尾处有两根发育不全的小柱,腰长,鼓腹极浅,底部平坦,下部为三角金字塔形足,一侧有柄,柄为半圆形有穿孔,腹壁薄,造型朴素,无纹饰。该爵器形朴素,虽出土于新郑望京楼遗址,但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爵十分相似,具有明显的早期铜爵特征。因此专家将其年代定为夏代晚期,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爵为同一时期。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包括了已知最早的爵、笏、鼎等青铜礼器,其中爵的数量最多。它们都是用复合陶模铸造的,铸造工艺较之以前采用单面模或双面模的方法有了质的飞跃。 陶模铸造是研究商周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基础,它不仅在当时各种铸造方法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且铜模、铁模乃至失蜡法等都是从陶模铸造中衍生而来的。二里头遗址的青铜铸造技术无论从器形、类型、成型工艺上看,都是中国青铜时代早期青铜铸造技术的代表。二里头文化晚期,已形成中国青铜文明和冶炼技术的基本格局和基本特征。从成型工艺上看,虽然二里头时期所铸青铜器较为小型粗糙,大多无花纹或花纹简陋,铸造技艺明显原始,但青铜器全部采用铸造法铸造,青铜器皿采用复合陶模法铸造,清晰地展现了商周金属工艺传统的发展方向。 [1] 研究二里头时代青铜器,特别是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对于研究中国青铜时代的冶金学、铸造技术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窄流平底爵

窄嘴平底爵,青铜,夏末,通高14.50厘米,嘴至尾长19.50厘米,足高4.30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馆。 1974年,河南省新郑县(现新郑市)新村乡群众在平整望京楼遗址时发现此件文物,后交由新郑县文化馆保管,1983年5月转交新郑县文物保护所收藏,1997年12月转交河南省博物馆(现河南博物馆)。 窄流平底爵,壶嘴狭长,尾尖,唇口加厚,壶尾处有两根发育不全的小柱,腰长,鼓腹极浅,底部平坦,下部为三角金字塔形足,一侧有柄,柄为半圆形有穿孔,腹壁薄,造型朴素,无纹饰。该爵器形朴素,虽出土于新郑望京楼遗址,但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爵十分相似,具有明显的早期铜爵特征。因此专家将其年代定为夏代晚期,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爵为同一时期。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包括了已知最早的爵、笏、鼎等青铜礼器,其中爵的数量最多。它们都是用复合陶模铸造的,铸造工艺较之以前采用单面模或双面模的方法有了质的飞跃。 陶模铸造是研究商周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基础,它不仅在当时各种铸造方法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且铜模、铁模乃至失蜡法等都是从陶模铸造中衍生而来的。二里头遗址的青铜铸造技术无论从器形、类型、成型工艺上看,都是中国青铜时代早期青铜铸造技术的代表。二里头文化晚期,已形成中国青铜文明和冶炼技术的基本格局和基本特征。从成型工艺上看,虽然二里头时期所铸青铜器较为小型粗糙,大多无花纹或花纹简陋,铸造技艺明显原始,但青铜器全部采用铸造法铸造,青铜器皿采用复合陶模法铸造,清晰地展现了商周金属工艺传统的发展方向。 [1] 研究二里头时代青铜器,特别是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对于研究中国青铜时代的冶金学、铸造技术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Guo Shuofu Fu

郭硕富

虢说胄,西周晚期,通高19,口长25.2,口宽30.6,腹深5.8厘米。1989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现藏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郭硕夫枋为两块同形方盘组成。以器身为例,其撇口、内折沿平口、尖唇、直斜壁,下收窄。腹壁两侧各有一对龙头耳,龙吐舌弯腰,呈半圆形,龙头两角仅以浅刻纹示之。其底为平底,圈足四边中部各有一近半圆形缺口。口沿及圈足外缘各饰一圈C形平眼偷弧纹,腹壁各饰一组S形双头龙纹,背对而立。器底有三行十七字(含二重字)铭文,自左而右竖行:“郭硕夫枋作枋枋,万年丰收,子孙永珍珍赏。”首字上方铸有铭文残铜片。盖形与器身相同,仅在把手顶端铸有一组变体S形凸眼状弧纹。盖底铭文内容、体式、字数与器底相同,唯“万”字后为“年”[1]。(图1、图2) 图1 郭硕甫赋赋铭文 图2 郭硕夫付福线描图 碑文中的“硕”字一般写为“石”。 《易经·建》云:“往蹇来硕”。焦训注:“硕,就是石也”。 《庄子·外物》云:“无石师而能言”。 《典解文》云:“无硕师而能言”。 《说文》记载:“说,大头,读音如野氏”。 《汉书·律历志》记载:“士,大的意思。”可见,“说”字与“实”字同音,所以郭硕甫就是郭实甫。 《周瑜•郑语》记载,史伯说:“郭师父谄媚狡诈,被立为尚书。”魏昭注:“师父,是虢国君之名。” 《史记•周本纪》载:“幽王任用郭师父为相,掌管国事,百姓无不怨恨他。师父善于谄媚,善于阿谀,能从中牟利​​,王重用他。”可见郭师父是周幽王的大臣,是一位重要的政务主管人物。 郭硕孚簠盖铭文及器铭皆有“簠”字,此种书写方式仅见于金文。从铭文判断,这件铜簠是郭硕夫给自己制作的礼器,郭硕夫赋在三门峡的出土,为研究虢国东迁的时间和虢国墓地的起始年代提供了重要线索。

郭硕富

虢说胄,西周晚期,通高19,口长25.2,口宽30.6,腹深5.8厘米。1989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现藏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郭硕夫枋为两块同形方盘组成。以器身为例,其撇口、内折沿平口、尖唇、直斜壁,下收窄。腹壁两侧各有一对龙头耳,龙吐舌弯腰,呈半圆形,龙头两角仅以浅刻纹示之。其底为平底,圈足四边中部各有一近半圆形缺口。口沿及圈足外缘各饰一圈C形平眼偷弧纹,腹壁各饰一组S形双头龙纹,背对而立。器底有三行十七字(含二重字)铭文,自左而右竖行:“郭硕夫枋作枋枋,万年丰收,子孙永珍珍赏。”首字上方铸有铭文残铜片。盖形与器身相同,仅在把手顶端铸有一组变体S形凸眼状弧纹。盖底铭文内容、体式、字数与器底相同,唯“万”字后为“年”[1]。(图1、图2) 图1 郭硕甫赋赋铭文 图2 郭硕夫付福线描图 碑文中的“硕”字一般写为“石”。 《易经·建》云:“往蹇来硕”。焦训注:“硕,就是石也”。 《庄子·外物》云:“无石师而能言”。 《典解文》云:“无硕师而能言”。 《说文》记载:“说,大头,读音如野氏”。 《汉书·律历志》记载:“士,大的意思。”可见,“说”字与“实”字同音,所以郭硕甫就是郭实甫。 《周瑜•郑语》记载,史伯说:“郭师父谄媚狡诈,被立为尚书。”魏昭注:“师父,是虢国君之名。” 《史记•周本纪》载:“幽王任用郭师父为相,掌管国事,百姓无不怨恨他。师父善于谄媚,善于阿谀,能从中牟利​​,王重用他。”可见郭师父是周幽王的大臣,是一位重要的政务主管人物。 郭硕孚簠盖铭文及器铭皆有“簠”字,此种书写方式仅见于金文。从铭文判断,这件铜簠是郭硕夫给自己制作的礼器,郭硕夫赋在三门峡的出土,为研究虢国东迁的时间和虢国墓地的起始年代提供了重要线索。

Gilded bronze feathered figure

鎏金青铜羽毛像

铜鎏金羽人像,东汉,高15.5厘米,底径9.5厘米,重1495克。1987年河南洛阳机车厂C5M346出土。现藏洛阳博物馆。 1987年,洛阳东郊一座东汉中晚期墓葬中出土了一尊小型青铜“羽人”像(图1)。此青铜羽人全身鎏金,制作精巧,呈跪坐姿势,双手前后托着一个圆柱形器皿。羽人面容怪异,大耳突出于头顶,深目高鼻,下颌留有短须,头发披于脑后,身穿系带的紧身长衣,双翼在肩后竖起,双腿也雕成羽翼,全身雕刻着精致的羽毛纹、卷草纹和云纹。双手托着的圆柱形器皿内部中空,顶部无盖,圆柱形器皿上饰有三角形和云纹,显得华丽而奇幻。 图一 鎏金铜羽人侧面及背面 羽人最为奇特之处,是除了身上有翅膀外,头上还伸出两只长耳朵,与汉代一些文学作品中提到的仙人形象相似。汉代诗歌《长歌》中写道:“仙人骑白鹿,短发长耳,引我至太华,采草得赤旗,至师门前,献玉盒药。师服此药,身体日渐强壮,白发复黑,延年益寿。”诗中描述的仙人形象为短发长耳,与本器物所展示的羽人形象基本一致。这件青铜羽人手中握着的圆柱形器皿是否为诗中提到的药盒,尚无充分证据。由于该圆柱形器皿中空,且上无盖,因此推测该青铜羽毛人也可能是用来盛放其他物品的。 此外,羽人高鼻深目,面容特征与当时中原人不同。《淮南子•道应训》记载,秦始皇时期道士吕敖所见的仙人“深目黑鬓,泪流肩,上身丰满,下身凶悍”。此外,汉朝开辟西域后,外族人与当时中原人相比,“相貌奇特,善于各种魔术杂技”。这羽人的相貌具有异族人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原与外族的接触,以及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这种人鸟合一的“羽人”形象,在汉代的很多考古发现中都有出现。除了附在器物上的雕塑,在汉代墓葬的壁画、砖石、陪葬品中,也有羽人形象。这多与汉代流行的仙人观念有关。鎏金铜羽人肩后扬起的羽翼、头后飘扬的长发、器物身上的云纹装饰,都使这件作品充满了飞翔的动感,让观者对仙界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鎏金青铜羽毛像

铜鎏金羽人像,东汉,高15.5厘米,底径9.5厘米,重1495克。1987年河南洛阳机车厂C5M346出土。现藏洛阳博物馆。 1987年,洛阳东郊一座东汉中晚期墓葬中出土了一尊小型青铜“羽人”像(图1)。此青铜羽人全身鎏金,制作精巧,呈跪坐姿势,双手前后托着一个圆柱形器皿。羽人面容怪异,大耳突出于头顶,深目高鼻,下颌留有短须,头发披于脑后,身穿系带的紧身长衣,双翼在肩后竖起,双腿也雕成羽翼,全身雕刻着精致的羽毛纹、卷草纹和云纹。双手托着的圆柱形器皿内部中空,顶部无盖,圆柱形器皿上饰有三角形和云纹,显得华丽而奇幻。 图一 鎏金铜羽人侧面及背面 羽人最为奇特之处,是除了身上有翅膀外,头上还伸出两只长耳朵,与汉代一些文学作品中提到的仙人形象相似。汉代诗歌《长歌》中写道:“仙人骑白鹿,短发长耳,引我至太华,采草得赤旗,至师门前,献玉盒药。师服此药,身体日渐强壮,白发复黑,延年益寿。”诗中描述的仙人形象为短发长耳,与本器物所展示的羽人形象基本一致。这件青铜羽人手中握着的圆柱形器皿是否为诗中提到的药盒,尚无充分证据。由于该圆柱形器皿中空,且上无盖,因此推测该青铜羽毛人也可能是用来盛放其他物品的。 此外,羽人高鼻深目,面容特征与当时中原人不同。《淮南子•道应训》记载,秦始皇时期道士吕敖所见的仙人“深目黑鬓,泪流肩,上身丰满,下身凶悍”。此外,汉朝开辟西域后,外族人与当时中原人相比,“相貌奇特,善于各种魔术杂技”。这羽人的相貌具有异族人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原与外族的接触,以及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这种人鸟合一的“羽人”形象,在汉代的很多考古发现中都有出现。除了附在器物上的雕塑,在汉代墓葬的壁画、砖石、陪葬品中,也有羽人形象。这多与汉代流行的仙人观念有关。鎏金铜羽人肩后扬起的羽翼、头后飘扬的长发、器物身上的云纹装饰,都使这件作品充满了飞翔的动感,让观者对仙界充满了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