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青铜器的博客
龙头凤尾
龙首凤尾鼎,青铜器,日用器物。宋代。尾高17.00,通高25.00,口高16.00,口径15.00,足高9.00厘米。郸城杨庙大队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馆。龙首凤尾鼎,圆形,龙首配弧形柄,上端呈龙首形,双目圆睁,口微张,颌下生须。龙头及龙角向后弯曲,巧妙地形成一对弧形穿孔。长柄,柄与锅身上均有焊接痕迹。 口部一侧有凹槽状的U形流。广口、直腹、素面、平底,腹部下部饰弦纹。釜后部为凤尾状盖口,微翘,上部有半圆形环耳(图一)。三足呈蹄形触地,外撇,足下有“离、宝、吉”字。(图二) 图 1 大锅的顶视图 图2 釜底 鼎身完整,釜身、釜底明显留有烟熏痕迹,通体呈绣青色,铜鼎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是宋代出土鼎中难得的精品。
龙头凤尾
龙首凤尾鼎,青铜器,日用器物。宋代。尾高17.00,通高25.00,口高16.00,口径15.00,足高9.00厘米。郸城杨庙大队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馆。龙首凤尾鼎,圆形,龙首配弧形柄,上端呈龙首形,双目圆睁,口微张,颌下生须。龙头及龙角向后弯曲,巧妙地形成一对弧形穿孔。长柄,柄与锅身上均有焊接痕迹。 口部一侧有凹槽状的U形流。广口、直腹、素面、平底,腹部下部饰弦纹。釜后部为凤尾状盖口,微翘,上部有半圆形环耳(图一)。三足呈蹄形触地,外撇,足下有“离、宝、吉”字。(图二) 图 1 大锅的顶视图 图2 釜底 鼎身完整,釜身、釜底明显留有烟熏痕迹,通体呈绣青色,铜鼎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是宋代出土鼎中难得的精品。
虎鸟图案杨遂
虎鸟纹阳瓠,春秋早期,口径7.5厘米。1956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M1052虢国王墓。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1956年冬,黄河水库考古队在三门峡库区进行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在上村岭湖滨站遗址发现了虢国贵族墓地,并发掘了一座虢国王公墓[1],编号为M1052,出土各类文物970余件(图1),包括这件虎鸟纹阳瓮。 图1 M1052太子墓底部平面图 此件阳睢出土时位于墓室西侧,紧贴棺壁。直径7.5厘米,铸造十分精美。正面银白色,呈凹弧形,虽有些锈迹,但依然十分光滑。背面有高鼻钮,可作腰带佩戴。钮旁有两只首尾相连的彩虎,一头双头豺龙,一头猛禽。虎口大张,尾羽卷起,似在发出低沉有力的吼叫。龙翻滚盘绕在虎身上;猛禽怒目圆睁,展翅飞啄;画面构思巧妙,造型生动,寓意深刻,创作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展现了当时工匠精湛的技艺(图2)。 图2 阳水背面图案 但当时没人能猜出它的用途,只好根据其形状称之为弧形器。这件文物后来被转交给国家博物馆。20世纪90年代,三门峡市考古学家徐永生先生通过史料研究和实物对比,认为这件弧形器就是阳燧。于是在他的指导下,郭文化研究所按原样仿制了一件,经过打磨、抛光等技术处理后,在阳光下试了一下,果然,只需几秒钟,棉绒就能点燃(见图3)。 图3 杨睢生火 虢国太子是未来的君王,地位决定了他可以在祭祀时担任主祭,这件精美的阳燧或许就是太子用来采集“天火”的工具。
虎鸟图案杨遂
虎鸟纹阳瓠,春秋早期,口径7.5厘米。1956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M1052虢国王墓。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1956年冬,黄河水库考古队在三门峡库区进行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在上村岭湖滨站遗址发现了虢国贵族墓地,并发掘了一座虢国王公墓[1],编号为M1052,出土各类文物970余件(图1),包括这件虎鸟纹阳瓮。 图1 M1052太子墓底部平面图 此件阳睢出土时位于墓室西侧,紧贴棺壁。直径7.5厘米,铸造十分精美。正面银白色,呈凹弧形,虽有些锈迹,但依然十分光滑。背面有高鼻钮,可作腰带佩戴。钮旁有两只首尾相连的彩虎,一头双头豺龙,一头猛禽。虎口大张,尾羽卷起,似在发出低沉有力的吼叫。龙翻滚盘绕在虎身上;猛禽怒目圆睁,展翅飞啄;画面构思巧妙,造型生动,寓意深刻,创作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展现了当时工匠精湛的技艺(图2)。 图2 阳水背面图案 但当时没人能猜出它的用途,只好根据其形状称之为弧形器。这件文物后来被转交给国家博物馆。20世纪90年代,三门峡市考古学家徐永生先生通过史料研究和实物对比,认为这件弧形器就是阳燧。于是在他的指导下,郭文化研究所按原样仿制了一件,经过打磨、抛光等技术处理后,在阳光下试了一下,果然,只需几秒钟,棉绒就能点燃(见图3)。 图3 杨睢生火 虢国太子是未来的君王,地位决定了他可以在祭祀时担任主祭,这件精美的阳燧或许就是太子用来采集“天火”的工具。
镶嵌绿松石的青铜剑
绿松石嵌铜剑,青铜,春秋晚期,全长41.3厘米。1980年河南省固始县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馆。 1980年1月,在固始县白石子地发现一座春秋晚期木棺墓,在棺木的东南方向,出土了这把镶嵌着绿松石的铜剑。全剑由四部分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剑身、剑护手、剑柄、剑头。 图1 剑头 剑身中部脊线直达剑尖,剑身内缩至剑身三分之一左右,前端收拢成尖。剑身表面微凹。剑护手表面镶嵌绿松石,剑护手与剑身基本平齐。柱状剑柄,剑柄上有双箍,箍上也镶嵌绿松石。圆盘状剑头,上面有12个圆圈。[1] 这一时期的青铜剑与后来的剑的主要区别是护手基本与剑身齐平,剑柄上有两道箍环。1974年出土的居延汉简《剑与刀》记载:“欲知剑利与否,古兵器好坏,拔出剑身,看剑身无推出点,此即为古兵器好坏。”关于“推出点”,马明达先生认为是“剑护手”。[2] 后来的剑的护手比剑身宽得多,便于直刺时发力,也有利于格斗时保护对手和手腕,而“古兵器”则无推出点。“古兵器”是指镶嵌有绿松石青铜剑的剑型。《剑与刀》中的“无推出点”,应指护手与剑身等宽或基本等宽。
镶嵌绿松石的青铜剑
绿松石嵌铜剑,青铜,春秋晚期,全长41.3厘米。1980年河南省固始县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馆。 1980年1月,在固始县白石子地发现一座春秋晚期木棺墓,在棺木的东南方向,出土了这把镶嵌着绿松石的铜剑。全剑由四部分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剑身、剑护手、剑柄、剑头。 图1 剑头 剑身中部脊线直达剑尖,剑身内缩至剑身三分之一左右,前端收拢成尖。剑身表面微凹。剑护手表面镶嵌绿松石,剑护手与剑身基本平齐。柱状剑柄,剑柄上有双箍,箍上也镶嵌绿松石。圆盘状剑头,上面有12个圆圈。[1] 这一时期的青铜剑与后来的剑的主要区别是护手基本与剑身齐平,剑柄上有两道箍环。1974年出土的居延汉简《剑与刀》记载:“欲知剑利与否,古兵器好坏,拔出剑身,看剑身无推出点,此即为古兵器好坏。”关于“推出点”,马明达先生认为是“剑护手”。[2] 后来的剑的护手比剑身宽得多,便于直刺时发力,也有利于格斗时保护对手和手腕,而“古兵器”则无推出点。“古兵器”是指镶嵌有绿松石青铜剑的剑型。《剑与刀》中的“无推出点”,应指护手与剑身等宽或基本等宽。
铜奔羊
铜跑羊,青铜器,汉代,长14厘米,高7厘米。1974年河南洛阳偃师口店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馆。 1974年3月,河南偃师寇店李家村村民在挖树坑时,意外发现一座古窖穴。偃师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接到村民举报后,立即派人到现场处理。窖穴长、宽、深约半米。考古人员在窖穴内发现一个带盖的鎏金铜瓮,打开盖子后,瓮腹中密密麻麻地塞满了48件鎏金铜小器、铜器和铜模型[1]。这尊铜跑羊(图1)就出土于此。 图1 铜跑羊的另一面 铜跑羊出土后,由偃师县文化馆收藏,后转至当时的河南省博物馆(现河南博物院)收藏。铜羊整体呈奔马之形,昂首挺颈,双目向前,羊角向下弯曲,呈弧形(图二)。头部线条清晰,眉眼清晰,口为圆孔(图三)。体态丰腴,四足有力,右前腿腾空,右后腿与左前腿呈弧形,左后腿着地,足尖向后踢动,短尾竖立,向后扫动(图四)。造型生动,充满欢欣,给人一种跃跃欲试、一飞冲天之感,充分展现了汉代写实手法。 图二 铜跑羊的卷角 图三 铜跑羊头部细节 观察铜跑羊表面,其躯体大部分呈深褐色,个别地方有明显的褐色斑点,两侧有少量铜锈。整件器物长14厘米,高7厘米,重300克[2]。根据发掘报告,铜跑羊为东汉遗物,其表面原为鎏金,应为金黄色,但现已整体脱落。但作为汉代动物造型,其造型逼真,雕刻精细,仍是汉代造型中的精品,为研究汉代吉祥文化和冶铸技术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图4 铜羊奔跑的四肢
铜奔羊
铜跑羊,青铜器,汉代,长14厘米,高7厘米。1974年河南洛阳偃师口店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馆。 1974年3月,河南偃师寇店李家村村民在挖树坑时,意外发现一座古窖穴。偃师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接到村民举报后,立即派人到现场处理。窖穴长、宽、深约半米。考古人员在窖穴内发现一个带盖的鎏金铜瓮,打开盖子后,瓮腹中密密麻麻地塞满了48件鎏金铜小器、铜器和铜模型[1]。这尊铜跑羊(图1)就出土于此。 图1 铜跑羊的另一面 铜跑羊出土后,由偃师县文化馆收藏,后转至当时的河南省博物馆(现河南博物院)收藏。铜羊整体呈奔马之形,昂首挺颈,双目向前,羊角向下弯曲,呈弧形(图二)。头部线条清晰,眉眼清晰,口为圆孔(图三)。体态丰腴,四足有力,右前腿腾空,右后腿与左前腿呈弧形,左后腿着地,足尖向后踢动,短尾竖立,向后扫动(图四)。造型生动,充满欢欣,给人一种跃跃欲试、一飞冲天之感,充分展现了汉代写实手法。 图二 铜跑羊的卷角 图三 铜跑羊头部细节 观察铜跑羊表面,其躯体大部分呈深褐色,个别地方有明显的褐色斑点,两侧有少量铜锈。整件器物长14厘米,高7厘米,重300克[2]。根据发掘报告,铜跑羊为东汉遗物,其表面原为鎏金,应为金黄色,但现已整体脱落。但作为汉代动物造型,其造型逼真,雕刻精细,仍是汉代造型中的精品,为研究汉代吉祥文化和冶铸技术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图4 铜羊奔跑的四肢
牛守觉
牛头爵,青铜,商晚期。通高23.5厘米,尾长19.3厘米,壶嘴宽3.6厘米。腹径7.8厘米,腹深10.5厘米,足高10.2厘米,重1095克。1952年新乡辉县初丘出土。现藏新乡市博物馆。 1952年,平远省年间,辉县初丘出土了一批七件同文“聑妇”铜器,包括一鼎、一饷、一尊、一圭、三爵(图一)。此组器物造型优美,纹饰精巧,被著名古书家唐兰先生誉为“稀世珍宝”。其中一件铜爵尤为引人注目,盖上有牛头纹,十分罕见。器形独特,铸造精湛,因有“妇”字铭文,故得名夫爵,又称牛首爵。现为新乡市博物馆青铜器珍品。 图一 “聑妇”铜器 孚爵,广嘴尖尾,微敛口,深腹圆底,下腹收窄,龙首耳,微外倾的三角金字塔形足,有盖无柱,盖中部有一半圆形纽。盖前端呈水牛头形,头昂前伸,大眼外突,口鼻向前突出。叶状双耳直立,额顶生两角,向后内弯成半月形,硕大醒目。在与口和角垂直的一侧的足上,有一半圆形的耳,耳的横截面为矩形,耳的顶端与腹壁交接处饰一龙首,形似托着某物。耳、足造型简洁,更增添了爵形的流畅性。 (图2、图3) 图二 福爵盖面牛头侧面图 图三 福爵盖面牛头正面图 符珏纹饰精美华丽。盖顶以云雷纹为底,饰夔龙纹。盖中线微凸,形似牛脊,脊上饰“人”字形纹,以此为中心,饰对称复合的夔龙兽面纹。腹部分四组宽带兽面纹,四道浅门边,亦以云雷纹为底。但半浮雕兽面纹上无底纹,而作简单的脊状凸起,以强调兽面纹主体。全器表面色泽均匀,多为黄绿色,部分部位可能有青蓝色锈斑。整器造型别致,比例匀称,纹饰精巧,轮廓清晰,力量感强。器面与造型、纹饰关系协调,形成精巧大方、典雅秀丽的风格。 (图4、图5、图6) 图4 福爵号鸟瞰图 图5 福爵盖面纹饰 图6 福爵盖内 盖内铸“妇”字铭文,爵内壁铸“妇”字铭文。“”字上下排列,应为族徽或族铭。从图上看,形似一人长发蓄须,头上两耳相对,象征着俘获敌人后割下的耳朵(战利品)。原国博史志联认为,这是“善于作战的氏族的象征”[1]。商代已婚妇女一般称“妇母”,如“妇好”、“妇敬”等。“”是女子的“姓”。铭文可能意味着这组器物属于“妇”氏族,由“妇”使用或铸造。(图7、8) 图7 福爵盖内铭文图8 福爵盖内铭拓本 这七件铜器的发现过程颇为复杂,一说是当地农民深耕土地后发现的,七件铜器移交给了文物部门[2]。另一说是“先后从安阳、辉县等地搜集而来”[3]。还有“地窖埋藏”和“墓葬发现”之说。据新乡博物馆档案记载,“1952年出土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初丘,由平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平原省撤销后移交给新乡博物馆”。 七件同文“聑妇”的青铜器,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是极为罕见的。“如此一人所制的一套商代青铜器,是河南安阳殷商妇好墓出土的唯一一件带“妇好”铭文的器物。”[4]爵一般无盖,带盖的爵更是少见。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一批青铜爵出自妇好墓,该墓共出土各种爵类40件,无一带盖。因此,著名学者、甲骨文专家许金雄说:“爵带盖的不足百分之一。”[5]从目前已发表的文物研究资料看,新乡博物馆藏的牛头盖爵,是河南地区唯一的一件,国内罕见,世界罕见,极为珍贵。
牛守觉
牛头爵,青铜,商晚期。通高23.5厘米,尾长19.3厘米,壶嘴宽3.6厘米。腹径7.8厘米,腹深10.5厘米,足高10.2厘米,重1095克。1952年新乡辉县初丘出土。现藏新乡市博物馆。 1952年,平远省年间,辉县初丘出土了一批七件同文“聑妇”铜器,包括一鼎、一饷、一尊、一圭、三爵(图一)。此组器物造型优美,纹饰精巧,被著名古书家唐兰先生誉为“稀世珍宝”。其中一件铜爵尤为引人注目,盖上有牛头纹,十分罕见。器形独特,铸造精湛,因有“妇”字铭文,故得名夫爵,又称牛首爵。现为新乡市博物馆青铜器珍品。 图一 “聑妇”铜器 孚爵,广嘴尖尾,微敛口,深腹圆底,下腹收窄,龙首耳,微外倾的三角金字塔形足,有盖无柱,盖中部有一半圆形纽。盖前端呈水牛头形,头昂前伸,大眼外突,口鼻向前突出。叶状双耳直立,额顶生两角,向后内弯成半月形,硕大醒目。在与口和角垂直的一侧的足上,有一半圆形的耳,耳的横截面为矩形,耳的顶端与腹壁交接处饰一龙首,形似托着某物。耳、足造型简洁,更增添了爵形的流畅性。 (图2、图3) 图二 福爵盖面牛头侧面图 图三 福爵盖面牛头正面图 符珏纹饰精美华丽。盖顶以云雷纹为底,饰夔龙纹。盖中线微凸,形似牛脊,脊上饰“人”字形纹,以此为中心,饰对称复合的夔龙兽面纹。腹部分四组宽带兽面纹,四道浅门边,亦以云雷纹为底。但半浮雕兽面纹上无底纹,而作简单的脊状凸起,以强调兽面纹主体。全器表面色泽均匀,多为黄绿色,部分部位可能有青蓝色锈斑。整器造型别致,比例匀称,纹饰精巧,轮廓清晰,力量感强。器面与造型、纹饰关系协调,形成精巧大方、典雅秀丽的风格。 (图4、图5、图6) 图4 福爵号鸟瞰图 图5 福爵盖面纹饰 图6 福爵盖内 盖内铸“妇”字铭文,爵内壁铸“妇”字铭文。“”字上下排列,应为族徽或族铭。从图上看,形似一人长发蓄须,头上两耳相对,象征着俘获敌人后割下的耳朵(战利品)。原国博史志联认为,这是“善于作战的氏族的象征”[1]。商代已婚妇女一般称“妇母”,如“妇好”、“妇敬”等。“”是女子的“姓”。铭文可能意味着这组器物属于“妇”氏族,由“妇”使用或铸造。(图7、8) 图7 福爵盖内铭文图8 福爵盖内铭拓本 这七件铜器的发现过程颇为复杂,一说是当地农民深耕土地后发现的,七件铜器移交给了文物部门[2]。另一说是“先后从安阳、辉县等地搜集而来”[3]。还有“地窖埋藏”和“墓葬发现”之说。据新乡博物馆档案记载,“1952年出土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初丘,由平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平原省撤销后移交给新乡博物馆”。 七件同文“聑妇”的青铜器,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是极为罕见的。“如此一人所制的一套商代青铜器,是河南安阳殷商妇好墓出土的唯一一件带“妇好”铭文的器物。”[4]爵一般无盖,带盖的爵更是少见。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一批青铜爵出自妇好墓,该墓共出土各种爵类40件,无一带盖。因此,著名学者、甲骨文专家许金雄说:“爵带盖的不足百分之一。”[5]从目前已发表的文物研究资料看,新乡博物馆藏的牛头盖爵,是河南地区唯一的一件,国内罕见,世界罕见,极为珍贵。
铜爬雁鼎
爬雁铜瓮 [1] 是西周青铜酒器,高25.2厘米,长31.8厘米,宽17.2厘米,口径14.3厘米,重3550克,容量2125毫升。1988年出土于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现藏河南博物馆。 《爬雁》铜器器身呈鹅形,后背中部开圆口,外撇,斜方唇,高领,器身呈圆角长方形扁体。鹅颈曲扬,抬头向前目,双目圆睁,平口微张,形成自然的壶嘴。鹅尾部有龙首形柄,卷曲上扬,扁腹下附四柱形足。器口部有小口盖,盖微微上扬,中部有上粗下细的柄,为盖钮。柄上饰卷曲鸟纹,盖沿饰无尾长鸟纹。以人形链环与器身相连,上接一圆雕铜人立于鹅尾之上。此人双手握住盖上的环钮,双脚间有横梁,与鹅尾上浮雕牛头纹饰上方的环钮相连。铜人头顶竖髻,高高束于头顶。发丝细密整齐,面容清瘦,五官清秀,上身裸露,下身着十褶裙,腰间束有连续菱形纹饰的皮带,脚穿浅靴。整器玲珑端庄,美轮美奂。 图1 “爬行”鹅铜像局部 爬雁铜器盖内有铭文五行四十四字:只四月,暴君戊申生,爬至地。卿公使巳使毛曾赠溥予一捆鹿、两块皮革、赤金各一两。溥敢辞别杨公,用扎制宝筵,以永用。 图二 普氏雁足铜鼎盖内铭文及拓片 碑文反映的究竟是周王室派使者向诸侯大臣问询的历史事实,还是诸侯之间派使者相互交流的历史事实,学界尚存在分歧,主要问题在于碑文中庆公的认定。发掘者王隆政等学者认为[2]庆公即是兴国国王兴公。碑文记载了一位名叫蒲姓的郢国使者到河北省兴台地区兴国进行正常的外交访问,受到兴国国王的热情接待。蒲姓使者结束访问即将回国时,兴国国王派洋务大臣向蒲姓赠送了三十斤红铜、一件鹿皮衣、一条皮围裙。蒲姓回到郢国后,用这些铜料制作了这件铜器,以纪念他成功访问兴国。因此,此器铭文反映的是诸侯国之间日常的聘礼。《周礼》云:“诸侯交邦,年年有贺礼,求亲,相访。”《周礼》云:“此玉,……从器形看,其口、口下领、盖形与穆王时期的长丝鬲相似;从纹饰看,长尾凤纹属于陈恭柔、张长寿等人分类的III3类鸟纹,其年代也与穆王时期相当;从铭文看,字体为西周中期流行的玉柱体。学界一般认为,此普箧为西周穆王时期的器物。
铜爬雁鼎
爬雁铜瓮 [1] 是西周青铜酒器,高25.2厘米,长31.8厘米,宽17.2厘米,口径14.3厘米,重3550克,容量2125毫升。1988年出土于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现藏河南博物馆。 《爬雁》铜器器身呈鹅形,后背中部开圆口,外撇,斜方唇,高领,器身呈圆角长方形扁体。鹅颈曲扬,抬头向前目,双目圆睁,平口微张,形成自然的壶嘴。鹅尾部有龙首形柄,卷曲上扬,扁腹下附四柱形足。器口部有小口盖,盖微微上扬,中部有上粗下细的柄,为盖钮。柄上饰卷曲鸟纹,盖沿饰无尾长鸟纹。以人形链环与器身相连,上接一圆雕铜人立于鹅尾之上。此人双手握住盖上的环钮,双脚间有横梁,与鹅尾上浮雕牛头纹饰上方的环钮相连。铜人头顶竖髻,高高束于头顶。发丝细密整齐,面容清瘦,五官清秀,上身裸露,下身着十褶裙,腰间束有连续菱形纹饰的皮带,脚穿浅靴。整器玲珑端庄,美轮美奂。 图1 “爬行”鹅铜像局部 爬雁铜器盖内有铭文五行四十四字:只四月,暴君戊申生,爬至地。卿公使巳使毛曾赠溥予一捆鹿、两块皮革、赤金各一两。溥敢辞别杨公,用扎制宝筵,以永用。 图二 普氏雁足铜鼎盖内铭文及拓片 碑文反映的究竟是周王室派使者向诸侯大臣问询的历史事实,还是诸侯之间派使者相互交流的历史事实,学界尚存在分歧,主要问题在于碑文中庆公的认定。发掘者王隆政等学者认为[2]庆公即是兴国国王兴公。碑文记载了一位名叫蒲姓的郢国使者到河北省兴台地区兴国进行正常的外交访问,受到兴国国王的热情接待。蒲姓使者结束访问即将回国时,兴国国王派洋务大臣向蒲姓赠送了三十斤红铜、一件鹿皮衣、一条皮围裙。蒲姓回到郢国后,用这些铜料制作了这件铜器,以纪念他成功访问兴国。因此,此器铭文反映的是诸侯国之间日常的聘礼。《周礼》云:“诸侯交邦,年年有贺礼,求亲,相访。”《周礼》云:“此玉,……从器形看,其口、口下领、盖形与穆王时期的长丝鬲相似;从纹饰看,长尾凤纹属于陈恭柔、张长寿等人分类的III3类鸟纹,其年代也与穆王时期相当;从铭文看,字体为西周中期流行的玉柱体。学界一般认为,此普箧为西周穆王时期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