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青铜器的博客

Simu Xin Four-legged Gong

司母心四足锣

司母辛四足觚,青铜酒器,商晚期,高36厘米,长46.5厘米,盖高13.7厘米,重8.5公斤。1976年河南安阳殷叙妇好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1976年,在安阳殷许小屯西北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晚期贵族墓葬——妇好墓,河南博物院藏司母辛四足觚即出自该墓。此器造型较为奇特,呈直立姿势。壶嘴宽长,壶嘴前端有一小圆孔,壶嘴下有直达胸前的门脊。壶身扁长,前窄后宽,底部中部微向外鼓出。四足,前两足有兽形蹄,蹄稍长于后足。足外侧饰夔纹,夔口向下,内侧纹饰不甚清晰;后两足似鸟足,饰羽纹,四爪,足底有内凹的注口。柄饰兽头。壶嘴两侧似饰夔纹,但不甚清晰。胸部两侧各有一倒夔。腹部前端(即前足上部)两侧各有一夔,头朝下,身尾直立,尾尖内卷;腹部后端两翅并拢,短尾下垂,与后足似为一整体。柄内壁饰有兽面纹阴线。底部中间有“司母心”铭文。腹部一侧有丝织物痕迹。 图一 司母心四足高脚杯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盖前端形似马头,但头部生一对大而卷曲的犄角。盖上饰龙纹,头大眼圆,犄角钝,身尾较长,中部有门状脊。龙身右侧为夔纹,口对壶嘴端,身尾极长,两足向前弯曲,四爪张开,颇为奇特;右侧分别饰有怪兽纹和夔纹。盖下沿四周有一小口,与器口相贴合。盖后端有“司母心”铭文。 图二 司母心四足觚细部纹饰 上:左腹部 下:盖子右侧 图三 司母心四足杯(803号样本)杯身、盖铭文 妇好墓规模不大,但墓室保存完好,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是殷猇发掘史上第一座能够准确确定墓主人和年代的晚商墓葬。由于墓主人和年代较为明确,出土器物丰富,组合完整,对于研究晚商历史,特别是商王武丁时期政治、经济、手工艺、文化艺术与国家或部落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司母心四足锣

司母辛四足觚,青铜酒器,商晚期,高36厘米,长46.5厘米,盖高13.7厘米,重8.5公斤。1976年河南安阳殷叙妇好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1976年,在安阳殷许小屯西北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晚期贵族墓葬——妇好墓,河南博物院藏司母辛四足觚即出自该墓。此器造型较为奇特,呈直立姿势。壶嘴宽长,壶嘴前端有一小圆孔,壶嘴下有直达胸前的门脊。壶身扁长,前窄后宽,底部中部微向外鼓出。四足,前两足有兽形蹄,蹄稍长于后足。足外侧饰夔纹,夔口向下,内侧纹饰不甚清晰;后两足似鸟足,饰羽纹,四爪,足底有内凹的注口。柄饰兽头。壶嘴两侧似饰夔纹,但不甚清晰。胸部两侧各有一倒夔。腹部前端(即前足上部)两侧各有一夔,头朝下,身尾直立,尾尖内卷;腹部后端两翅并拢,短尾下垂,与后足似为一整体。柄内壁饰有兽面纹阴线。底部中间有“司母心”铭文。腹部一侧有丝织物痕迹。 图一 司母心四足高脚杯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盖前端形似马头,但头部生一对大而卷曲的犄角。盖上饰龙纹,头大眼圆,犄角钝,身尾较长,中部有门状脊。龙身右侧为夔纹,口对壶嘴端,身尾极长,两足向前弯曲,四爪张开,颇为奇特;右侧分别饰有怪兽纹和夔纹。盖下沿四周有一小口,与器口相贴合。盖后端有“司母心”铭文。 图二 司母心四足觚细部纹饰 上:左腹部 下:盖子右侧 图三 司母心四足杯(803号样本)杯身、盖铭文 妇好墓规模不大,但墓室保存完好,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是殷猇发掘史上第一座能够准确确定墓主人和年代的晚商墓葬。由于墓主人和年代较为明确,出土器物丰富,组合完整,对于研究晚商历史,特别是商王武丁时期政治、经济、手工艺、文化艺术与国家或部落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Line carving pattern Tianlu

线雕花纹天禄

线刻天禄,青铜器,汉代,高10.5厘米,长15.5厘米。1989年焦作市贾河屯林场出土,现藏河南省博物馆。 1989年3月10日,焦作矿务局朱村矿工人在市区夹河屯林场一砖窑取土时,发现一批埋藏铜器。砖窑包工头立即派人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林场派出所和市文物队。焦作市文物队闻讯后,立即派人对埋藏铜器进行抢救性清理和发掘。天禄是此次出土的41件(套)埋藏铜器之一。 天禄挺立,昂首挺胸,双耳下垂,双目外突,鼻宽大,张口吐舌(图一),尾宽拖,足形似兽足,头尾布满细密的毛纹,尾宽拖,背部有圆柱形孔洞与腹腔相通(图二)。通体呈孔雀绿色,犹如涂了一层绿漆,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此器造型生动,构思新颖,铸造工艺精湛,既是实用器物,又是造型优美的工艺品,堪称古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图1 铜天禄正面 图二 铜天禄背面 此件铜天禄保存较为完好,经专家分析,此器可能为一件以传说中的造型和纹饰铸造的酒器。《汉书》云:“酒,天之真福也。”可见,铸造一件以天禄形象铸造的酒器,意在将享受美酒的愿望与祈求天赐福的愿望结合起来。

线雕花纹天禄

线刻天禄,青铜器,汉代,高10.5厘米,长15.5厘米。1989年焦作市贾河屯林场出土,现藏河南省博物馆。 1989年3月10日,焦作矿务局朱村矿工人在市区夹河屯林场一砖窑取土时,发现一批埋藏铜器。砖窑包工头立即派人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林场派出所和市文物队。焦作市文物队闻讯后,立即派人对埋藏铜器进行抢救性清理和发掘。天禄是此次出土的41件(套)埋藏铜器之一。 天禄挺立,昂首挺胸,双耳下垂,双目外突,鼻宽大,张口吐舌(图一),尾宽拖,足形似兽足,头尾布满细密的毛纹,尾宽拖,背部有圆柱形孔洞与腹腔相通(图二)。通体呈孔雀绿色,犹如涂了一层绿漆,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此器造型生动,构思新颖,铸造工艺精湛,既是实用器物,又是造型优美的工艺品,堪称古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图1 铜天禄正面 图二 铜天禄背面 此件铜天禄保存较为完好,经专家分析,此器可能为一件以传说中的造型和纹饰铸造的酒器。《汉书》云:“酒,天之真福也。”可见,铸造一件以天禄形象铸造的酒器,意在将享受美酒的愿望与祈求天赐福的愿望结合起来。

Food Zun

食尊

“石”尊,青铜器,西周早期文物,高28.3厘米,口径21.8厘米,1983年河南省济源市大岭村出土。 1983年,济源市下冶村村民卢同静在大岭村修路时发现了此尊,后将其寄给济源县文物管理所。1997年,因河南博物院新馆即将对外开放,需要扩大展品,“十”尊便从原收藏单位转交给河南博物院。 “实”字尊,广口,弧颈,微鼓腹,圆底,外撇高圈足,底部有竖折边。器身从外表看,可分为口颈、腹、圈足三部分。颈腹连接处、腹足连接处有明显的折边;从里面看,为向上扩大、向下收缩的弧形连续结构,无折边(图1)。 图1 石尊内部 器身纹饰可分为口颈、腹部、圈足三部分,均采用三层花工艺:下层为云雷地纹;中层以粗线条勾勒主题边框纹饰;上层以阴刻线条雕琢主题纹饰细部。口颈纹饰由四组等距分布的蕉叶纹组成,蕉叶纹由两个三角形组成,上部为二龙相对,下部为倒置的兽面纹,兽面由眼、耳、角、鼻、口、牙齿组成;腹部纹饰由四条凸出的线条组成。足的门脊将纹饰分为两组四个部分(图2),每组均为完整的兽面纹,由眼、眉、耳、鼻、口、牙齿、身、足等部分组成;圈足纹饰也以与腹部门脊对应的四条门脊为界,分为两组四部分(图3),每部分为完整的龙纹,与腹部各组兽面对应的两部分龙纹组成一组龙纹带。圈足内壁有铭文:食。(图4) 图二 腹部左右两侧两组兽面 图三 圈足左右两侧各饰两组龙纹 图4 石尊铭文 “实”尊采用三层花技法在器身施以纹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首先从其外形上看,腹部上下各有一窄凹带,将器物的纹饰分为口颈、腹部、圈足三个部分,并根据各部分的具体特点装饰不同的纹饰。凹带不仅将纹饰分段,避免了因过长而导致中心不突出的问题,而且使三段纹饰凸出于器物表面,增加了器物的厚重感。另外,虽然也是凹带,但在腹部与圈足交界处的凹带上装饰了一圈窄凸弦纹,避免了重复。第二,该器在腹部和圈足上增加了四个相应的门沿,并在外侧增加了腹部和足的宽度,使器物整体的重心下移,避免了由于器物的口颈尺寸过大而造成的上重下轻的局面。第三,腹部兽面纹饰的眼睛、耳朵和眉毛突出,特别是浓密的眉毛,使腹部纹饰在整个器身纹饰中显得格外突出,进而起到吸引人们的视线到腹部的作用。从这些方面来看,食尊的造型和纹饰不仅展现了制作者高超的技艺,也展现了制作者细致的布局构思。 “食”字尊的门沿处有明显的错位痕迹,与门沿纵线相对应的口颈部蕉叶纹处也有明显的模缝痕迹(图5),对研究商周青铜尊的铸模逻辑有重要价值。从各处模缝痕迹判断,尊外模应从各门沿中心处纵向分为四块,内模则分为上下两块。至于外模是否在横向上再分,由于没有明显的模缝痕迹,难以判断。但铸造器物时,模型应是器物口部向下,铸口应在器物底部或圈足的上方。 图5 食品尊上的模缝痕迹 “食”尊的出土对商周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食”尊出土于济源,有西周时有元、山、番、项等封地的说法,但从已发现的商周元城遗址来看,笔者更倾向于济源是西周元国封地的说法。“食”尊纹饰精美细腻,器物对称协调,颇有气派,肯定不是一般贵族所拥有,极有可能是诸侯或他们的重要大臣所拥有。因此,“食”尊的出土对研究济源西周早期封建国家史及其冶炼技术、铸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器内铭文“食”字,应为制作者或其部族的名称。随着今后该地区商周时期考古资料的逐渐增多,很有可能对研究商周时期济源地区的封建国家及其历史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石”尊通体乌黑发亮,犹如黑漆古器,这在商周青铜器中,尤其是北方地区较为少见,它的发掘对研究黑漆古铜器现象具有重要价值。黑漆古铜器大多出土于气候湿润的豫南、皖南及两湖地区,而“石”尊出土于相对干燥的北方地区,说明埋葬环境的干湿不一定是黑漆古器形成的关键因素,而很可能是合金配比或其他原因所致。至于是否如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食尊

“石”尊,青铜器,西周早期文物,高28.3厘米,口径21.8厘米,1983年河南省济源市大岭村出土。 1983年,济源市下冶村村民卢同静在大岭村修路时发现了此尊,后将其寄给济源县文物管理所。1997年,因河南博物院新馆即将对外开放,需要扩大展品,“十”尊便从原收藏单位转交给河南博物院。 “实”字尊,广口,弧颈,微鼓腹,圆底,外撇高圈足,底部有竖折边。器身从外表看,可分为口颈、腹、圈足三部分。颈腹连接处、腹足连接处有明显的折边;从里面看,为向上扩大、向下收缩的弧形连续结构,无折边(图1)。 图1 石尊内部 器身纹饰可分为口颈、腹部、圈足三部分,均采用三层花工艺:下层为云雷地纹;中层以粗线条勾勒主题边框纹饰;上层以阴刻线条雕琢主题纹饰细部。口颈纹饰由四组等距分布的蕉叶纹组成,蕉叶纹由两个三角形组成,上部为二龙相对,下部为倒置的兽面纹,兽面由眼、耳、角、鼻、口、牙齿组成;腹部纹饰由四条凸出的线条组成。足的门脊将纹饰分为两组四个部分(图2),每组均为完整的兽面纹,由眼、眉、耳、鼻、口、牙齿、身、足等部分组成;圈足纹饰也以与腹部门脊对应的四条门脊为界,分为两组四部分(图3),每部分为完整的龙纹,与腹部各组兽面对应的两部分龙纹组成一组龙纹带。圈足内壁有铭文:食。(图4) 图二 腹部左右两侧两组兽面 图三 圈足左右两侧各饰两组龙纹 图4 石尊铭文 “实”尊采用三层花技法在器身施以纹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首先从其外形上看,腹部上下各有一窄凹带,将器物的纹饰分为口颈、腹部、圈足三个部分,并根据各部分的具体特点装饰不同的纹饰。凹带不仅将纹饰分段,避免了因过长而导致中心不突出的问题,而且使三段纹饰凸出于器物表面,增加了器物的厚重感。另外,虽然也是凹带,但在腹部与圈足交界处的凹带上装饰了一圈窄凸弦纹,避免了重复。第二,该器在腹部和圈足上增加了四个相应的门沿,并在外侧增加了腹部和足的宽度,使器物整体的重心下移,避免了由于器物的口颈尺寸过大而造成的上重下轻的局面。第三,腹部兽面纹饰的眼睛、耳朵和眉毛突出,特别是浓密的眉毛,使腹部纹饰在整个器身纹饰中显得格外突出,进而起到吸引人们的视线到腹部的作用。从这些方面来看,食尊的造型和纹饰不仅展现了制作者高超的技艺,也展现了制作者细致的布局构思。 “食”字尊的门沿处有明显的错位痕迹,与门沿纵线相对应的口颈部蕉叶纹处也有明显的模缝痕迹(图5),对研究商周青铜尊的铸模逻辑有重要价值。从各处模缝痕迹判断,尊外模应从各门沿中心处纵向分为四块,内模则分为上下两块。至于外模是否在横向上再分,由于没有明显的模缝痕迹,难以判断。但铸造器物时,模型应是器物口部向下,铸口应在器物底部或圈足的上方。 图5 食品尊上的模缝痕迹 “食”尊的出土对商周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食”尊出土于济源,有西周时有元、山、番、项等封地的说法,但从已发现的商周元城遗址来看,笔者更倾向于济源是西周元国封地的说法。“食”尊纹饰精美细腻,器物对称协调,颇有气派,肯定不是一般贵族所拥有,极有可能是诸侯或他们的重要大臣所拥有。因此,“食”尊的出土对研究济源西周早期封建国家史及其冶炼技术、铸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器内铭文“食”字,应为制作者或其部族的名称。随着今后该地区商周时期考古资料的逐渐增多,很有可能对研究商周时期济源地区的封建国家及其历史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石”尊通体乌黑发亮,犹如黑漆古器,这在商周青铜器中,尤其是北方地区较为少见,它的发掘对研究黑漆古铜器现象具有重要价值。黑漆古铜器大多出土于气候湿润的豫南、皖南及两湖地区,而“石”尊出土于相对干燥的北方地区,说明埋葬环境的干湿不一定是黑漆古器形成的关键因素,而很可能是合金配比或其他原因所致。至于是否如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Shangfang bird-and-bird mirror

上方鸟兽镜

尚方鸟鸟伯驹纹镜,青铜,东汉,口径13.8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院。尚方鸟鸟博居纹镜,圆形,口径13.8厘米,青铜材质。镜名源于镜背铭文及纹饰。镜子由中心向外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镜子中央四周由圆形纽扣和四条柿萼纹组成的方形区域。第二部分为铭文带内区域,被四个“V”字形纹饰分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的中心又被一组“TL”字形纹饰分成两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内均有一只鸟。 这类镜子最早被西方学者定义为“TLV”镜。后来,日本学者梅原末晴将这种纹饰命名为“规纹”,有这种纹饰的铜镜也被命名为“规纹镜”。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熊传信建议将“桂枝镜”改名为“博驹纹镜”。1986年,傅居友先生在文章中直接使用了“博驹纹镜”这一名称,并解释了其理由。[1]由于缺乏更直接的证据,加上几十年的约定俗成,响应的人寥寥无几。不久之后,周正先生在整理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旧拓片时,发现了新莽时期的“四神桂枝镜”拓片上有“刻具博局去不羊”的铭文。“博局”两个字为将“桂枝镜”改名为“博驹镜”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周政先生在1987年《考古》第12期发表的《‘桂枝镜’应改为‘博炬镜’》一文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2]。此后,“桂枝镜”逐渐被“博炬镜”所取代。 第三部分为圆形区域,内有铭文和短斜线,铭文写道:“尚方镜真大,有仙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游历天下,寿比金石。”文中的“尚方”是秦汉时期的一个官职,其在东汉时期的职能是“制御剑等精器”,意为为皇帝制作御剑、精美之物。古代有铭文的铜镜命名时,往往取铭文的前两个字。此镜名中的“尚方”即由此而来。当然,不能就此断定此镜出自皇家。因为“尚方”镜在东汉时期是一个大类,品质有好有坏,铭文中的“尚方镜”应为虚言。 图 1 镜铭中存在一些异体字,如“上方造镜真大”一句中的“镜”字没有金部首,“浮生游世间”一句中的“敖”字没有行部首,“思”字仍是四条横线叠在一起的。铭文带外侧为一圈短斜线。第四部分是镜子的边缘,较宽,有两圈锯齿三角形,中间有双线波浪纹。镜面乌黑油亮,毫无锈迹,即金石学家所称的“黑漆古”。

上方鸟兽镜

尚方鸟鸟伯驹纹镜,青铜,东汉,口径13.8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院。尚方鸟鸟博居纹镜,圆形,口径13.8厘米,青铜材质。镜名源于镜背铭文及纹饰。镜子由中心向外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镜子中央四周由圆形纽扣和四条柿萼纹组成的方形区域。第二部分为铭文带内区域,被四个“V”字形纹饰分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的中心又被一组“TL”字形纹饰分成两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内均有一只鸟。 这类镜子最早被西方学者定义为“TLV”镜。后来,日本学者梅原末晴将这种纹饰命名为“规纹”,有这种纹饰的铜镜也被命名为“规纹镜”。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熊传信建议将“桂枝镜”改名为“博驹纹镜”。1986年,傅居友先生在文章中直接使用了“博驹纹镜”这一名称,并解释了其理由。[1]由于缺乏更直接的证据,加上几十年的约定俗成,响应的人寥寥无几。不久之后,周正先生在整理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旧拓片时,发现了新莽时期的“四神桂枝镜”拓片上有“刻具博局去不羊”的铭文。“博局”两个字为将“桂枝镜”改名为“博驹镜”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周政先生在1987年《考古》第12期发表的《‘桂枝镜’应改为‘博炬镜’》一文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2]。此后,“桂枝镜”逐渐被“博炬镜”所取代。 第三部分为圆形区域,内有铭文和短斜线,铭文写道:“尚方镜真大,有仙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游历天下,寿比金石。”文中的“尚方”是秦汉时期的一个官职,其在东汉时期的职能是“制御剑等精器”,意为为皇帝制作御剑、精美之物。古代有铭文的铜镜命名时,往往取铭文的前两个字。此镜名中的“尚方”即由此而来。当然,不能就此断定此镜出自皇家。因为“尚方”镜在东汉时期是一个大类,品质有好有坏,铭文中的“尚方镜”应为虚言。 图 1 镜铭中存在一些异体字,如“上方造镜真大”一句中的“镜”字没有金部首,“浮生游世间”一句中的“敖”字没有行部首,“思”字仍是四条横线叠在一起的。铭文带外侧为一圈短斜线。第四部分是镜子的边缘,较宽,有两圈锯齿三角形,中间有双线波浪纹。镜面乌黑油亮,毫无锈迹,即金石学家所称的“黑漆古”。

Good steam column steam retort

好汽柱蒸汽蒸馏器

“甑”形蒸汽柱甑,商代晚期,口径32.5厘米,高15.5厘米,柱高13.1厘米,重4.7公斤。1976年安阳殷祚妇好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瓠”形蒸柱甑,敞口,深腹,蒸柱,双耳(耳)。器形平底内凹,方沿微外斜,边缘有一圈凹槽,应为盖的接缝槽。下腹弧形,底部微凹,即中空内敛,底部圆平。1976年1月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北殷圩妇好墓出土。属殷圩文化第二期,武丁时代,年代约公元前1250年至公元前1192年。1987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将其转交河南省博物馆(现河南博物院)收藏。 “昊”号蒸汽柱甑形器出土时,其腹部一侧有丝织痕迹,器形残缺,后修复原貌,锈蚀严重,器内壁口下镌刻“昊”字(图1)。“昊”为“妇好”二字的简称,可从郭沫若《甲骨文总纂·下》第3页甲骨文中得到印证。 图一 “昊”字蒸汽柱甑形器“昊”字铭文及拓片 器外壁饰两大组纹,即口下六组鸟纹,两个鸟头相对,各带鸟冠,钩嘴圆目,翅短,尾羽长而下弯,尾羽两片,上方有羽纹。因锈蚀严重,纹饰模糊。腹部饰六对大夔龙纹及六对交叉三角纹(图二)。 图二:汽柱形器纹饰“善”字拓片 这种带有“善”字的汽柱形器出土时,并未发现与之相配的鼎,因此它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众所周知,鼎是由汽柱和釜组成的,此装置是釜的多功能汽柱体,故称“汽柱汽柱”,它是用在多个分体式鼎的鼎上,也就是作用在加了水的鼎上,加盖后,通过中心汽柱向上送出的水汽对食物进行加热、蒸煮或烹煮。汽柱中心汽柱的作用,是扩大内部受热面积,使器皿内部温度迅速上升。”这种器的柱体是空心透明的,上面有一小孔,其结构类似今天的蒸汽锅炉,故暂时以此命名。使用时,可置于鼎上,利用上升的水汽来蒸制食物。”[1] 如图例(图3)所示:1.蒸汽柱。2.热气流方向。3.礼口。4.双耳。5.盖子。6.酒具。7.壁饰。 图3 “好”汽柱蒸锅剖面及功能图 “好”字形汽柱蒸锅底部中央凸出一根圆柱形的空心汽柱,柱顶呈凸起的四瓣花形,柱蕊周围有四个瓜子形的空心孔,孔与底部向上凹陷的空心柱垂直相连,空心柱高度低于器皿口部,汽柱部分起加热作用(图4)。 图4 蒸汽塔剖面图及塔顶平面线图 “好”的汽柱蒸锅的铸造工艺为分体铸造法,即分别铸造汽柱和把手。然后将汽柱(附件)镶嵌在器身的铸模内,灌注铜液,使汽柱与器身融为一体。把手的制作也是先将器身铸模,然后在器身相应部位铸出凸起或留有铸孔,再将把手的陶模和泥芯装在器身上面,最后浇注熔铜,使把手与器身贴合。蒸锅器身是从蒸锅底部垂直铸造而成的。 “昊”字型蒸汽柱甑的壁面装饰分上下两层,纹饰排列有序。上排鸟纹为双方格连续纹;下排大夔龙纹的三角形纹饰为平行连续纹。造型大方美观,工艺精湛,造型别致。从器皿主体到各部位的附件,比例均衡,线条挺拔流畅。妇好墓中大部分铜锡铅器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都故意添加了铅的含量,证明当时的工匠已掌握了冶炼铸造三元合金的新工艺,该检测结果为殷旭青铜器有害锈蚀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好汽柱蒸汽蒸馏器

“甑”形蒸汽柱甑,商代晚期,口径32.5厘米,高15.5厘米,柱高13.1厘米,重4.7公斤。1976年安阳殷祚妇好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瓠”形蒸柱甑,敞口,深腹,蒸柱,双耳(耳)。器形平底内凹,方沿微外斜,边缘有一圈凹槽,应为盖的接缝槽。下腹弧形,底部微凹,即中空内敛,底部圆平。1976年1月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北殷圩妇好墓出土。属殷圩文化第二期,武丁时代,年代约公元前1250年至公元前1192年。1987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将其转交河南省博物馆(现河南博物院)收藏。 “昊”号蒸汽柱甑形器出土时,其腹部一侧有丝织痕迹,器形残缺,后修复原貌,锈蚀严重,器内壁口下镌刻“昊”字(图1)。“昊”为“妇好”二字的简称,可从郭沫若《甲骨文总纂·下》第3页甲骨文中得到印证。 图一 “昊”字蒸汽柱甑形器“昊”字铭文及拓片 器外壁饰两大组纹,即口下六组鸟纹,两个鸟头相对,各带鸟冠,钩嘴圆目,翅短,尾羽长而下弯,尾羽两片,上方有羽纹。因锈蚀严重,纹饰模糊。腹部饰六对大夔龙纹及六对交叉三角纹(图二)。 图二:汽柱形器纹饰“善”字拓片 这种带有“善”字的汽柱形器出土时,并未发现与之相配的鼎,因此它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众所周知,鼎是由汽柱和釜组成的,此装置是釜的多功能汽柱体,故称“汽柱汽柱”,它是用在多个分体式鼎的鼎上,也就是作用在加了水的鼎上,加盖后,通过中心汽柱向上送出的水汽对食物进行加热、蒸煮或烹煮。汽柱中心汽柱的作用,是扩大内部受热面积,使器皿内部温度迅速上升。”这种器的柱体是空心透明的,上面有一小孔,其结构类似今天的蒸汽锅炉,故暂时以此命名。使用时,可置于鼎上,利用上升的水汽来蒸制食物。”[1] 如图例(图3)所示:1.蒸汽柱。2.热气流方向。3.礼口。4.双耳。5.盖子。6.酒具。7.壁饰。 图3 “好”汽柱蒸锅剖面及功能图 “好”字形汽柱蒸锅底部中央凸出一根圆柱形的空心汽柱,柱顶呈凸起的四瓣花形,柱蕊周围有四个瓜子形的空心孔,孔与底部向上凹陷的空心柱垂直相连,空心柱高度低于器皿口部,汽柱部分起加热作用(图4)。 图4 蒸汽塔剖面图及塔顶平面线图 “好”的汽柱蒸锅的铸造工艺为分体铸造法,即分别铸造汽柱和把手。然后将汽柱(附件)镶嵌在器身的铸模内,灌注铜液,使汽柱与器身融为一体。把手的制作也是先将器身铸模,然后在器身相应部位铸出凸起或留有铸孔,再将把手的陶模和泥芯装在器身上面,最后浇注熔铜,使把手与器身贴合。蒸锅器身是从蒸锅底部垂直铸造而成的。 “昊”字型蒸汽柱甑的壁面装饰分上下两层,纹饰排列有序。上排鸟纹为双方格连续纹;下排大夔龙纹的三角形纹饰为平行连续纹。造型大方美观,工艺精湛,造型别致。从器皿主体到各部位的附件,比例均衡,线条挺拔流畅。妇好墓中大部分铜锡铅器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都故意添加了铅的含量,证明当时的工匠已掌握了冶炼铸造三元合金的新工艺,该检测结果为殷旭青铜器有害锈蚀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Copper pot with coiled dragon pattern

盘龙纹铜壶

铜质龙纹铜鹤,西周晚期,高22.6厘米,长29.8厘米,口9厘米,短边7.6厘米,腹长17.2厘米,短颈14厘米,厚8.4厘米。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虢姬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铜龙纹铜鹤[1]为水器。带盖,中部向上凸起,上部有盘龙形握柄。头部犄角微断,盘龙昂首向前,盘卧。身饰鳞纹,胸前两爪着地。耳、眼完整,卷鼻。盖沿有环钮,口呈椭圆长方形,较直,厚圆唇,短颈。腹腔为椭圆形扁鼓形腔,侧置。前部有四足龙形流嘴,弧形上扬。后部有半圆形柄,龙首吐舌。柄上部有环钮,柄钮与盖钮之间应有链节连接。腔体正面和背面正中各饰一对C形双头龙纹,外围饰四组中心对称的斜C形无眼偷弧纹,正反面饰两排珠纹和重环纹。壶口龙身、龙腿饰垂鳞纹,腹部下有四条人形足,人物形象均为跪姿(图一、图二)。此件铜鼎整体造型独特,纹饰华丽,工艺精湛,展现了虢国青铜铸造的高超水平,是难得的艺术佳作。 图一 盘龙纹铜鹤盖足细部图 图二 盘龙纹铜何足印线描图 M2001共出土青铜礼器58件,其中瓮3件,除盘龙纹瓮外,还有双环纹瓮和S形弧纹瓮。瓮盖与器身连铸,纹饰简朴,实为随葬品。盘还出土3件,可分为虢吉纹盘、双环纹盘、素纹盘。后两者制作粗糙,纹饰简朴,显然也是随葬品。唯有盘龙纹青铜瓮和虢吉纹盘制作精良,纹饰精美,盘上有铭文。此瓮虽无铭文,但应为实用器物。可以确定虢龙纹青铜瓮与虢吉纹盘为一对盛水器,为虢吉墓青铜礼器组合的一部分。

盘龙纹铜壶

铜质龙纹铜鹤,西周晚期,高22.6厘米,长29.8厘米,口9厘米,短边7.6厘米,腹长17.2厘米,短颈14厘米,厚8.4厘米。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虢姬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铜龙纹铜鹤[1]为水器。带盖,中部向上凸起,上部有盘龙形握柄。头部犄角微断,盘龙昂首向前,盘卧。身饰鳞纹,胸前两爪着地。耳、眼完整,卷鼻。盖沿有环钮,口呈椭圆长方形,较直,厚圆唇,短颈。腹腔为椭圆形扁鼓形腔,侧置。前部有四足龙形流嘴,弧形上扬。后部有半圆形柄,龙首吐舌。柄上部有环钮,柄钮与盖钮之间应有链节连接。腔体正面和背面正中各饰一对C形双头龙纹,外围饰四组中心对称的斜C形无眼偷弧纹,正反面饰两排珠纹和重环纹。壶口龙身、龙腿饰垂鳞纹,腹部下有四条人形足,人物形象均为跪姿(图一、图二)。此件铜鼎整体造型独特,纹饰华丽,工艺精湛,展现了虢国青铜铸造的高超水平,是难得的艺术佳作。 图一 盘龙纹铜鹤盖足细部图 图二 盘龙纹铜何足印线描图 M2001共出土青铜礼器58件,其中瓮3件,除盘龙纹瓮外,还有双环纹瓮和S形弧纹瓮。瓮盖与器身连铸,纹饰简朴,实为随葬品。盘还出土3件,可分为虢吉纹盘、双环纹盘、素纹盘。后两者制作粗糙,纹饰简朴,显然也是随葬品。唯有盘龙纹青铜瓮和虢吉纹盘制作精良,纹饰精美,盘上有铭文。此瓮虽无铭文,但应为实用器物。可以确定虢龙纹青铜瓮与虢吉纹盘为一对盛水器,为虢吉墓青铜礼器组合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