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青铜器的博客
贵早博
皂钵簋是西周早期青铜食器,通高16.5厘米,宽(含双耳)24厘米,口径17厘米,座高6.3厘米,座底口径13.4厘米,重2.15千克,容量1.7升。1993年出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阜阳岭应国墓地242号墓。 扎波簋圆敞口,斜方唇,短颈浅腹,鼓腹微下垂,腹部饰一对龙首形双耳,双耳上端位于颈部,下端位于下腹部,双耳下垂,短圈足微外撇,内附喇叭形立座。颈部饰两组八条以细雷纹为地纹的夔龙纹,每组四条夔龙纹以一浮雕兽头为中心,分列两侧,同一侧的夔龙纹前后相随,均有兽头。腹部饰两组以细雷纹为地纹的凸眼兽面纹,每组纹饰的左右两侧各饰两条对称的夔龙纹。耳上端饰龙首,下部两侧饰负线“C”字形卷云纹。整只耳呈龙口状,长舌外伸,内弯。圈足饰凸眼斜云纹,喇叭状托面素面(图一、图二)。 图1 扎波圭线描图 图二 扎钵圭纹饰(局部)拓片 簋身与支架的锈色差别很大,是因为簋身与支架的铜质材质质地差异较大。发掘者推测该青铜簋是预先铸成喇叭状的支架,也可能是将青铜觚(一种酒器)的圈足削去,再用某种工艺与簋身铸成一体而成。两者的连接处用四个明显的四瓣花形凸钉加固。造钵簋底部有铭文8行74字,表明制造者为造钵,故得名造钵簋。 簋底部铭文(图3) 图三 造博圭底部铭文及拓片 碑文大致说的是,八月庚申之日早晨,周王在都城镐京举行了盛大的射箭仪式。比赛者分为两队,周王命南宫率领受封爵的诸侯和弟弟们,师傅率领国王的大臣们。周王拿出十块紫铜板作为奖品。周王说:“小子大臣们,你们要谨慎谦虚地比赛,射中多者,得此十块紫铜板。”结果,藻伯十个箭都中,周王赏赐他奖品,还赏赐他两件乐器。为了纪念这一荣誉,藻伯用周王赏赐的紫铜为原料,铸造了一个祭祀周公的铜簋[2]。 该扎钵簋造型独特,敞口、卷边、窄颈、垂腹、斜直低圈足、喇叭状托足,在商周时期发现的青铜簋中独树一帜。该簋制作精细,纹饰层次分明,对称庄重。器身为细长的凸线条,底色为细如发丝的薄雷纹,线条自然流畅,轻盈飘逸。铭文字体秀美而不柔弱,布局紧凑而不拘谨,堪称难得的早期书法精品。扎博簋上的铭文是一篇非常好的叙事性文字,仅用74个字就交代了“大射礼”的时间、地点、参加者、事件及结局,言简意赅,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更重要的是,它为研究我国古代射箭礼仪制度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贵早博
皂钵簋是西周早期青铜食器,通高16.5厘米,宽(含双耳)24厘米,口径17厘米,座高6.3厘米,座底口径13.4厘米,重2.15千克,容量1.7升。1993年出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阜阳岭应国墓地242号墓。 扎波簋圆敞口,斜方唇,短颈浅腹,鼓腹微下垂,腹部饰一对龙首形双耳,双耳上端位于颈部,下端位于下腹部,双耳下垂,短圈足微外撇,内附喇叭形立座。颈部饰两组八条以细雷纹为地纹的夔龙纹,每组四条夔龙纹以一浮雕兽头为中心,分列两侧,同一侧的夔龙纹前后相随,均有兽头。腹部饰两组以细雷纹为地纹的凸眼兽面纹,每组纹饰的左右两侧各饰两条对称的夔龙纹。耳上端饰龙首,下部两侧饰负线“C”字形卷云纹。整只耳呈龙口状,长舌外伸,内弯。圈足饰凸眼斜云纹,喇叭状托面素面(图一、图二)。 图1 扎波圭线描图 图二 扎钵圭纹饰(局部)拓片 簋身与支架的锈色差别很大,是因为簋身与支架的铜质材质质地差异较大。发掘者推测该青铜簋是预先铸成喇叭状的支架,也可能是将青铜觚(一种酒器)的圈足削去,再用某种工艺与簋身铸成一体而成。两者的连接处用四个明显的四瓣花形凸钉加固。造钵簋底部有铭文8行74字,表明制造者为造钵,故得名造钵簋。 簋底部铭文(图3) 图三 造博圭底部铭文及拓片 碑文大致说的是,八月庚申之日早晨,周王在都城镐京举行了盛大的射箭仪式。比赛者分为两队,周王命南宫率领受封爵的诸侯和弟弟们,师傅率领国王的大臣们。周王拿出十块紫铜板作为奖品。周王说:“小子大臣们,你们要谨慎谦虚地比赛,射中多者,得此十块紫铜板。”结果,藻伯十个箭都中,周王赏赐他奖品,还赏赐他两件乐器。为了纪念这一荣誉,藻伯用周王赏赐的紫铜为原料,铸造了一个祭祀周公的铜簋[2]。 该扎钵簋造型独特,敞口、卷边、窄颈、垂腹、斜直低圈足、喇叭状托足,在商周时期发现的青铜簋中独树一帜。该簋制作精细,纹饰层次分明,对称庄重。器身为细长的凸线条,底色为细如发丝的薄雷纹,线条自然流畅,轻盈飘逸。铭文字体秀美而不柔弱,布局紧凑而不拘谨,堪称难得的早期书法精品。扎博簋上的铭文是一篇非常好的叙事性文字,仅用74个字就交代了“大射礼”的时间、地点、参加者、事件及结局,言简意赅,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更重要的是,它为研究我国古代射箭礼仪制度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海兽葡萄镜
海兽葡萄镜,铜,唐代文物,口径19.9厘米,重1.65公斤,1954年6月由河南省文物队转交河南博物馆。 圆镜。正面平整。背面中央有蹲伏兽钮,镜背以凸起的高脊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以高浮雕交替雕六只瑞兽,绕钮嬉戏,或前仰后仰,神态憨态;瑞兽之间点缀葡萄,葡萄枝叶缠绕,果实饱满。葡萄枝叶越过横梁,蔓延至外区。外区形态各异的瑞兽、鸟类在葡萄枝叶间交替出现、隐现,边缘饰一圈重重叠叠的云纹,收边收卷。 该镜器型硕大,工艺精湛,纹饰丰富生动。镜背采用满花构图,运用高浮雕表现手法,以瑞兽或凤兽及葡萄枝蔓为纹饰题材,细腻繁复。瑞兽或以不同姿态攀爬于葡萄枝头,或嬉戏于葡萄叶果之间,形象饱满,动感十足;而葡萄藤则打破圆形框框的束缚,由内区攀越界梁至外区,与外区葡萄藤缠绕,与外区装饰的凤鸟相连。镜钮由传统的圆形转变为生动的瑞兽造型。此件海兽葡萄镜整面镜面纹饰虽分为不同区域,但纹饰浑然一体,由中心向周边放射缠绕。中心的瑞兽镜钮呈静态爬行状态,看上去坚实稳重,而镜纹内的瑞兽则有奔跑跳跃之势,外围则出现凤鸟或蜂蝶的轻盈姿态,视觉流由中心向外围扩散,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空间无限延伸之感。 海兽葡萄镜的纹饰以独特的图形形式和设计语言记录了唐代艺术文化的繁荣与兼收并蓄,也表达了古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的朴素追求,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铜镜、金属铸造工艺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海兽葡萄镜通常被视为唐镜的代表。
海兽葡萄镜
海兽葡萄镜,铜,唐代文物,口径19.9厘米,重1.65公斤,1954年6月由河南省文物队转交河南博物馆。 圆镜。正面平整。背面中央有蹲伏兽钮,镜背以凸起的高脊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以高浮雕交替雕六只瑞兽,绕钮嬉戏,或前仰后仰,神态憨态;瑞兽之间点缀葡萄,葡萄枝叶缠绕,果实饱满。葡萄枝叶越过横梁,蔓延至外区。外区形态各异的瑞兽、鸟类在葡萄枝叶间交替出现、隐现,边缘饰一圈重重叠叠的云纹,收边收卷。 该镜器型硕大,工艺精湛,纹饰丰富生动。镜背采用满花构图,运用高浮雕表现手法,以瑞兽或凤兽及葡萄枝蔓为纹饰题材,细腻繁复。瑞兽或以不同姿态攀爬于葡萄枝头,或嬉戏于葡萄叶果之间,形象饱满,动感十足;而葡萄藤则打破圆形框框的束缚,由内区攀越界梁至外区,与外区葡萄藤缠绕,与外区装饰的凤鸟相连。镜钮由传统的圆形转变为生动的瑞兽造型。此件海兽葡萄镜整面镜面纹饰虽分为不同区域,但纹饰浑然一体,由中心向周边放射缠绕。中心的瑞兽镜钮呈静态爬行状态,看上去坚实稳重,而镜纹内的瑞兽则有奔跑跳跃之势,外围则出现凤鸟或蜂蝶的轻盈姿态,视觉流由中心向外围扩散,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空间无限延伸之感。 海兽葡萄镜的纹饰以独特的图形形式和设计语言记录了唐代艺术文化的繁荣与兼收并蓄,也表达了古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的朴素追求,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铜镜、金属铸造工艺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海兽葡萄镜通常被视为唐镜的代表。
铜质面饰
铜面饰,青铜器,西周文物,左高15.7厘米、宽16.3厘米,右高15厘米、宽17.1厘米、厚0.3厘米,1986年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84号墓出土。 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平顶山薛庄乡北齐村发掘了一座周代英国墓地,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84号墓出土了130余件(套)随葬品,这套青铜面饰即出自该墓。研究人员结合出土文物和不少青铜器上的铭文等相关信息,推断84号墓的主人应为西周共王时期英国的一位国君[1]。 该墓共出土8件铜面饰,均为模仿人面造型,按发型可分为两类,各4件。8件铜面饰均眉毛浓密;眼凸,瞳孔近圆形;鼻平直,鼻翼宽,有两个鼻孔;口为月牙孔,上下唇间有纵梁,似供穿线用;耳朵边缘平整。一类头顶有长卷云状毛发,中间分叉,在额前对称卷曲,发尾后方有横梁与头顶相连,可供穿线用;另一类与前者大致相同,但头顶无毛发,面部宽阔,耳朵紧贴顶部,头顶有孔;耳朵中间有一弧形孔。这些铜面饰出土时,表面有丝印,疑似为埋葬时裹尸布留下的痕迹。(图1) 图1 平顶山英国墓地出土青铜面饰线描图 河南博物院藏此组铜人面饰出土于西周应国墓地。应国是周初姬氏的一个封地,建国已有三百余年,地理位置上与镐京相距不远,文化上可能受镐京影响,但器物、塑像等独具风格,有自己的特色。器物出土时,与铜斧、铜铲、铃铛、戒指、皮带扣、玉柄等器物一起放在棺材顶板上,有的散落一地后,与铜质礼器混杂在一起,放在棺材之间。同墓中还出土了玉器(或称钺)和原始瓷器簋。玉器是祭祀场所的礼器,也是权力的象征。推测这组铜面饰可能是标记主人身份的工具。 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地84号墓出土的铜面饰保存完好,制作精良,造型独特,为研究古应国的丧葬制度、世俗礼仪等提供了宝贵资料。
铜质面饰
铜面饰,青铜器,西周文物,左高15.7厘米、宽16.3厘米,右高15厘米、宽17.1厘米、厚0.3厘米,1986年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84号墓出土。 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平顶山薛庄乡北齐村发掘了一座周代英国墓地,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84号墓出土了130余件(套)随葬品,这套青铜面饰即出自该墓。研究人员结合出土文物和不少青铜器上的铭文等相关信息,推断84号墓的主人应为西周共王时期英国的一位国君[1]。 该墓共出土8件铜面饰,均为模仿人面造型,按发型可分为两类,各4件。8件铜面饰均眉毛浓密;眼凸,瞳孔近圆形;鼻平直,鼻翼宽,有两个鼻孔;口为月牙孔,上下唇间有纵梁,似供穿线用;耳朵边缘平整。一类头顶有长卷云状毛发,中间分叉,在额前对称卷曲,发尾后方有横梁与头顶相连,可供穿线用;另一类与前者大致相同,但头顶无毛发,面部宽阔,耳朵紧贴顶部,头顶有孔;耳朵中间有一弧形孔。这些铜面饰出土时,表面有丝印,疑似为埋葬时裹尸布留下的痕迹。(图1) 图1 平顶山英国墓地出土青铜面饰线描图 河南博物院藏此组铜人面饰出土于西周应国墓地。应国是周初姬氏的一个封地,建国已有三百余年,地理位置上与镐京相距不远,文化上可能受镐京影响,但器物、塑像等独具风格,有自己的特色。器物出土时,与铜斧、铜铲、铃铛、戒指、皮带扣、玉柄等器物一起放在棺材顶板上,有的散落一地后,与铜质礼器混杂在一起,放在棺材之间。同墓中还出土了玉器(或称钺)和原始瓷器簋。玉器是祭祀场所的礼器,也是权力的象征。推测这组铜面饰可能是标记主人身份的工具。 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地84号墓出土的铜面饰保存完好,制作精良,造型独特,为研究古应国的丧葬制度、世俗礼仪等提供了宝贵资料。
青铜神兽
铜神兽,青铜器,春秋晚期文物,高48厘米,长46厘米,宽24.6厘米,1990年河南省淅川县徐家岭9号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馆。 20世纪70年代初,丹江口水库大型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淅川下寺楚墓葬发掘工作正式拉开帷幕。1989年10月,在下寺墓葬群以北仅400米的和尚岭,发现古墓葬遭盗。次年,考古工作者又对其北面3公里处的和尚岭墓地和徐家岭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1990年至1991年,考古工作者按照发掘顺序,将这些墓葬从1号至10号依次编号。9号墓(图1)位于墓地中部,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墓葬。从残存的随葬品及附属的车马坑判断,此墓等级最高,应为墓地群的主墓。 [1] 徐家岭九号墓虽遭盗掘,但仍出土文物2072件。九号墓中发现青铜神兽,出土一对,现分别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两尊神兽大小、造型、纹饰基本相同,但龙首外旋方向相反,河南博物院所藏神兽后腿上部有方形窝。 图1 河南省淅川县徐家岭9号墓发掘现场 铜神兽(图二、图三)为龙首龙身,龙张口吐舌,獠牙交缠,双目圆睁,上下颌各饰一朵柿形花。龙头由六条小龙蜿蜒缠绕组成龙角。背部有一方形孔,孔内插有方形底座的L形支架。支架上立着一只奔跑的神兽,龙首双角,长颈卷尾。其口中含着一条弯身吐舌的小龙尾,两只后爪向后踢在神兽颈部上方。神兽后腿上方立有中空的方形窝。最上方的龙角上有孔,腹部下方有一半圆形纽扣。通体以绿松石镶嵌,纹饰有龙纹、凤纹、云纹、涡纹等,精美华贵。(图4) 图二 河南博物院藏青铜神兽线描图 图3 河南博物院藏青铜神兽首 图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铜神兽及白描图 此青铜神兽由多个部件组成,可拆可装,各部件连接严密。(图5)其铸造工艺水平之高,可以说是先秦传统铸造工艺的集大成之作,独树一帜。神兽的铸造工艺除有的受到中原青铜铸造工艺的影响外,有的则是新的发明创造,显示出楚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对中原文化的吸收、改造和升华,具有博大精深的风格。器身采用的是我国有商周以来中原青铜文化外模、内模之后,一次性铸造成完整形状的方法的优秀传统——整体铸造法(模压法)。器表面所采用的绿松石镶嵌工艺,也是对中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青铜神兽上镶嵌着绿松石色的龙、凤等花纹,所形成的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令人赏心悦目。神兽头上盘绕的小龙,是春秋中晚期楚国先进的青铜铸造工艺失蜡法的创新与运用,使神兽的造型风格华丽灵动,具有与同时期中原器物完全不同的美感,显示出无可比拟的独特特色,成为一个历史时代青铜器的杰出代表。 图5:河南博物院藏青铜神兽 青铜神兽造型精细,创意新颖,不仅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而且给人以华丽抽象的美感,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展现了楚民族浪漫丰富的想象力和栩栩如生的生命力,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欣赏价值,体现了青铜铸造手工业的惊人成就和古代工匠非凡的艺术才华。
青铜神兽
铜神兽,青铜器,春秋晚期文物,高48厘米,长46厘米,宽24.6厘米,1990年河南省淅川县徐家岭9号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馆。 20世纪70年代初,丹江口水库大型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淅川下寺楚墓葬发掘工作正式拉开帷幕。1989年10月,在下寺墓葬群以北仅400米的和尚岭,发现古墓葬遭盗。次年,考古工作者又对其北面3公里处的和尚岭墓地和徐家岭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1990年至1991年,考古工作者按照发掘顺序,将这些墓葬从1号至10号依次编号。9号墓(图1)位于墓地中部,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墓葬。从残存的随葬品及附属的车马坑判断,此墓等级最高,应为墓地群的主墓。 [1] 徐家岭九号墓虽遭盗掘,但仍出土文物2072件。九号墓中发现青铜神兽,出土一对,现分别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两尊神兽大小、造型、纹饰基本相同,但龙首外旋方向相反,河南博物院所藏神兽后腿上部有方形窝。 图1 河南省淅川县徐家岭9号墓发掘现场 铜神兽(图二、图三)为龙首龙身,龙张口吐舌,獠牙交缠,双目圆睁,上下颌各饰一朵柿形花。龙头由六条小龙蜿蜒缠绕组成龙角。背部有一方形孔,孔内插有方形底座的L形支架。支架上立着一只奔跑的神兽,龙首双角,长颈卷尾。其口中含着一条弯身吐舌的小龙尾,两只后爪向后踢在神兽颈部上方。神兽后腿上方立有中空的方形窝。最上方的龙角上有孔,腹部下方有一半圆形纽扣。通体以绿松石镶嵌,纹饰有龙纹、凤纹、云纹、涡纹等,精美华贵。(图4) 图二 河南博物院藏青铜神兽线描图 图3 河南博物院藏青铜神兽首 图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铜神兽及白描图 此青铜神兽由多个部件组成,可拆可装,各部件连接严密。(图5)其铸造工艺水平之高,可以说是先秦传统铸造工艺的集大成之作,独树一帜。神兽的铸造工艺除有的受到中原青铜铸造工艺的影响外,有的则是新的发明创造,显示出楚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对中原文化的吸收、改造和升华,具有博大精深的风格。器身采用的是我国有商周以来中原青铜文化外模、内模之后,一次性铸造成完整形状的方法的优秀传统——整体铸造法(模压法)。器表面所采用的绿松石镶嵌工艺,也是对中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青铜神兽上镶嵌着绿松石色的龙、凤等花纹,所形成的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令人赏心悦目。神兽头上盘绕的小龙,是春秋中晚期楚国先进的青铜铸造工艺失蜡法的创新与运用,使神兽的造型风格华丽灵动,具有与同时期中原器物完全不同的美感,显示出无可比拟的独特特色,成为一个历史时代青铜器的杰出代表。 图5:河南博物院藏青铜神兽 青铜神兽造型精细,创意新颖,不仅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而且给人以华丽抽象的美感,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展现了楚民族浪漫丰富的想象力和栩栩如生的生命力,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欣赏价值,体现了青铜铸造手工业的惊人成就和古代工匠非凡的艺术才华。
饕餮乳纹铜方鼎
饕餮乳纹铜方鼎,青铜礼器,商代早期文物,高83厘米,口径51.5×51.2厘米,重52.9公斤,1996年河南省郑州市南顺城街青铜窖穴出土。 1996年2月,郑州市中实房地产开发公司在郑州市南顺城街南段西侧修建民族美食街时,发现了一个铜窖坑。经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出土一批铜器12件,其中包括4件方鼎。4件方鼎器形制相同,纹饰相似,大小依次减小。饕餮乳纹铜方鼎便是其中之一。 饕餮纹铜方鼎口部近方形,方唇,口沿平折,口沿内斜,口沿窄。口沿上装两个环耳,两耳外壁开有凹槽。鼎腹呈方斗状,下腹微内收,腹底近平。四角各有四个圆柱形空心足,上厚下薄。鼎足中空,断面为正圆形,与器底内壁相连,近足底处略薄,后变厚。腹部内壁十分平整。鼎底中部有“十”字形加强筋,与四边加强筋形成“田”字形,使鼎底与腹壁连接更加牢固。鼎底四条外框中部各铸有长15厘米、宽1.5厘米的加强筋,由鼎底一直延伸至内壁四条边框和腹底。在鼎耳下也有用垫片制成的加强筋,使口沿与耳、腹壁连接更加牢固。口沿四角、内壁、底部及足与腹交接处留有较为明显的模缝痕迹。鼎腹部饰有成组饕餮纹,形成八个饕餮面。每只腹部还饰有三组带状乳头纹,靠近两侧四角处为乳头纹,纵向排列,横向为三排圆形乳头纹,靠近底部处为四排乳头纹。足的上表面饰有饕餮纹。 图一:饕餮纹青铜方鼎纹饰拓片 图二:饕餮纹青铜方鼎底部的“十字”形加强筋 图三:饕餮纹青铜方鼎足 饕餮纹铜方鼎底部和腹部有一层烟灰[1],表明此器应具有实用功能,可能曾作为炊事用器使用。器形厚重,体量巨大,颇具皇家气息。早期商代大型青铜器发现较少,可能与未发现早期商代皇家墓葬有关。饕餮纹铜方鼎出土于郑州商城旁的一个储铜坑,与其一同出土的器物大多也都是珍贵的青铜器。这加深了我们对早期商代青铜器的认识,为了解皇家器物提供了一些线索,对探索商代青铜铸造技术乃至礼制都有重要意义。
饕餮乳纹铜方鼎
饕餮乳纹铜方鼎,青铜礼器,商代早期文物,高83厘米,口径51.5×51.2厘米,重52.9公斤,1996年河南省郑州市南顺城街青铜窖穴出土。 1996年2月,郑州市中实房地产开发公司在郑州市南顺城街南段西侧修建民族美食街时,发现了一个铜窖坑。经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出土一批铜器12件,其中包括4件方鼎。4件方鼎器形制相同,纹饰相似,大小依次减小。饕餮乳纹铜方鼎便是其中之一。 饕餮纹铜方鼎口部近方形,方唇,口沿平折,口沿内斜,口沿窄。口沿上装两个环耳,两耳外壁开有凹槽。鼎腹呈方斗状,下腹微内收,腹底近平。四角各有四个圆柱形空心足,上厚下薄。鼎足中空,断面为正圆形,与器底内壁相连,近足底处略薄,后变厚。腹部内壁十分平整。鼎底中部有“十”字形加强筋,与四边加强筋形成“田”字形,使鼎底与腹壁连接更加牢固。鼎底四条外框中部各铸有长15厘米、宽1.5厘米的加强筋,由鼎底一直延伸至内壁四条边框和腹底。在鼎耳下也有用垫片制成的加强筋,使口沿与耳、腹壁连接更加牢固。口沿四角、内壁、底部及足与腹交接处留有较为明显的模缝痕迹。鼎腹部饰有成组饕餮纹,形成八个饕餮面。每只腹部还饰有三组带状乳头纹,靠近两侧四角处为乳头纹,纵向排列,横向为三排圆形乳头纹,靠近底部处为四排乳头纹。足的上表面饰有饕餮纹。 图一:饕餮纹青铜方鼎纹饰拓片 图二:饕餮纹青铜方鼎底部的“十字”形加强筋 图三:饕餮纹青铜方鼎足 饕餮纹铜方鼎底部和腹部有一层烟灰[1],表明此器应具有实用功能,可能曾作为炊事用器使用。器形厚重,体量巨大,颇具皇家气息。早期商代大型青铜器发现较少,可能与未发现早期商代皇家墓葬有关。饕餮纹铜方鼎出土于郑州商城旁的一个储铜坑,与其一同出土的器物大多也都是珍贵的青铜器。这加深了我们对早期商代青铜器的认识,为了解皇家器物提供了一些线索,对探索商代青铜铸造技术乃至礼制都有重要意义。
柯皇圣鼎
克皇圣鼎,青铜器,春秋中期文物,通高46厘米,口径26厘米,重4.3公斤,1990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河上岭一号墓出土。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河上岭一号墓为长方形土坑竖坑木棺墓。由于墓葬多次遭盗,现存随葬品252件,其中铜鼎6件。两鼎底部铸有“克皇制”铭文。两件克皇圣鼎形制相同,河南博物馆藏克皇圣鼎即为其中一件。该鼎无盖,广口,折沿,沿上有一对长方形直立耳,外翻;窄腰,微鼓腹;平底,三足兽蹄足。该鼎前后各有一对扁平的兽面门沿,双耳饰三角纹,颈部饰盘蛇纹,腰部饰一圈绳纹,上方饰一宽幅盘龙纹,下方饰两排垂鳞纹,蹄足上方浮雕兽面纹。(图一) 图1 克皇升鼎线描图 此鼎为春秋中期标准的楚式鼎,证据有二: 首先,鼎底正中刻有四字铭文“克黄之”(图二)。铭文中提到的“克黄”即楚国的贞尹“克黄”。据《左传》记载:“宣公四年,令尹子文之孙金印克黄出使齐国。归来,闻宋国有乱,民言:‘不可入。’金印说:‘弃王命,谁取?王即天,岂可逃天?’于是归来,报命,自禁于四白。王想到子文治楚,说:‘子文无子孙,何以劝民行善?’便遣他回原处,改名生。”由此可见克黄是一个人名,是楚国的一位高官。该鼎为柯皇鼎,因此为楚鼎无疑。 第二,《左传•宣公四》记载,柯皇改名为“胜”是在宣公四年,即公元前605年。鼎铭文用的是旧名“柯皇”。据此可以断定,“柯皇鼎”应是在公元前605年“柯皇”改名为“胜”之前铸造的。 图2 柯皇圣鼎内刻“柯皇志” 出土的两件底部铭文“克皇之”的鼎均为克皇圣鼎,形制、大小相同,应为其中两件。根据《左传》记载,以克皇的身份和周代的鼎制,该墓葬中随葬的鼎必定不止两件,其余鼎下落不明。河南博物院藏的克皇圣鼎即为第一类鼎之一。 柯皇圣鼎的发掘,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关于楚国贞观年间柯皇忠君爱国的故事,而且为研究西川和尚岭一号墓的具体年代及当时的青铜艺术提供了重要线索,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柯皇圣鼎
克皇圣鼎,青铜器,春秋中期文物,通高46厘米,口径26厘米,重4.3公斤,1990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河上岭一号墓出土。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河上岭一号墓为长方形土坑竖坑木棺墓。由于墓葬多次遭盗,现存随葬品252件,其中铜鼎6件。两鼎底部铸有“克皇制”铭文。两件克皇圣鼎形制相同,河南博物馆藏克皇圣鼎即为其中一件。该鼎无盖,广口,折沿,沿上有一对长方形直立耳,外翻;窄腰,微鼓腹;平底,三足兽蹄足。该鼎前后各有一对扁平的兽面门沿,双耳饰三角纹,颈部饰盘蛇纹,腰部饰一圈绳纹,上方饰一宽幅盘龙纹,下方饰两排垂鳞纹,蹄足上方浮雕兽面纹。(图一) 图1 克皇升鼎线描图 此鼎为春秋中期标准的楚式鼎,证据有二: 首先,鼎底正中刻有四字铭文“克黄之”(图二)。铭文中提到的“克黄”即楚国的贞尹“克黄”。据《左传》记载:“宣公四年,令尹子文之孙金印克黄出使齐国。归来,闻宋国有乱,民言:‘不可入。’金印说:‘弃王命,谁取?王即天,岂可逃天?’于是归来,报命,自禁于四白。王想到子文治楚,说:‘子文无子孙,何以劝民行善?’便遣他回原处,改名生。”由此可见克黄是一个人名,是楚国的一位高官。该鼎为柯皇鼎,因此为楚鼎无疑。 第二,《左传•宣公四》记载,柯皇改名为“胜”是在宣公四年,即公元前605年。鼎铭文用的是旧名“柯皇”。据此可以断定,“柯皇鼎”应是在公元前605年“柯皇”改名为“胜”之前铸造的。 图2 柯皇圣鼎内刻“柯皇志” 出土的两件底部铭文“克皇之”的鼎均为克皇圣鼎,形制、大小相同,应为其中两件。根据《左传》记载,以克皇的身份和周代的鼎制,该墓葬中随葬的鼎必定不止两件,其余鼎下落不明。河南博物院藏的克皇圣鼎即为第一类鼎之一。 柯皇圣鼎的发掘,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关于楚国贞观年间柯皇忠君爱国的故事,而且为研究西川和尚岭一号墓的具体年代及当时的青铜艺术提供了重要线索,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