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青铜器的博客

Hollow Dragon Pattern Zu

空心龙纹祖

镂空龙纹鎏,青铜礼器,春秋文物,长35.5厘米、宽21厘米、高24厘米,重3.85公斤,1978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 1977年秋,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南约50公里处的丹江水库水位下降,在水库西岸龙山东侧露出一座墓葬。次年3月,淅川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人对墓地进行深入调查,共发现24座春秋墓和8座汉墓。4月,淅川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淅川下寺墓地进行发掘清理,这件镂空十字龙纹鎏金器便是从2号墓中出土的。 此件镂空龙纹足器表面微凹,呈双“ ”字形,两端宽,中部略窄;四足扁平,上宽下窄,横截面呈凹槽状。 图1 镂空龙纹足金刚侧面图 先秦时期龙纹的演变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早期龙纹较为具象,西周晚期龙纹逐渐抽象化。龙的角、眼、上下颌、四肢、龙鳞等纹饰演变为S形、C形、长蝌蚪形、矩形等几何纹饰,成为风格化的纹饰。镂空龙纹足饰以穿孔和细阴刻纹两种表现方式。镂空龙纹足饰足面上共有42个穿孔,位于足饰面的中央。中间的八个矩形穿孔将方尺形、L形、圆角折尺形穿孔分成两组,八个方尺形和L形穿孔分别构成龙的鼻部和上下颌、前后肢、龙角、耳朵、背部和尾部。镂空龙纹足的器面上有两组变形龙纹,龙首朝外,四尾聚拢于足中央。由于青铜足面两边高,中间凹陷,所以龙头高于龙尾,给人以上扬之感。细雕纹饰可分为三种:一是装饰在42个孔之间的细密云雷纹;二是装饰在足面窄端的盘蛇纹;三是装饰在足面宽端的波浪状纹带。镂空龙纹足的平足上也装饰有变形龙纹,孔内布满细密盘蛇纹。 图2 商周时期龙头纹饰的演变 图3 镂空龙纹尊表面穿孔龙纹示意图 盌上设计有八条穿孔龙纹,盌面上有四条,四个平足上各有一条,但彼此相对,相互呼应。桌上面的四条龙与平足上的四条龙构成一对相互呼应的龙纹。从纹饰的整体布局上看,此桌体现了多角度对称设计(即今天的四方连续纹饰设计)的设计理念。

空心龙纹祖

镂空龙纹鎏,青铜礼器,春秋文物,长35.5厘米、宽21厘米、高24厘米,重3.85公斤,1978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 1977年秋,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南约50公里处的丹江水库水位下降,在水库西岸龙山东侧露出一座墓葬。次年3月,淅川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人对墓地进行深入调查,共发现24座春秋墓和8座汉墓。4月,淅川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淅川下寺墓地进行发掘清理,这件镂空十字龙纹鎏金器便是从2号墓中出土的。 此件镂空龙纹足器表面微凹,呈双“ ”字形,两端宽,中部略窄;四足扁平,上宽下窄,横截面呈凹槽状。 图1 镂空龙纹足金刚侧面图 先秦时期龙纹的演变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早期龙纹较为具象,西周晚期龙纹逐渐抽象化。龙的角、眼、上下颌、四肢、龙鳞等纹饰演变为S形、C形、长蝌蚪形、矩形等几何纹饰,成为风格化的纹饰。镂空龙纹足饰以穿孔和细阴刻纹两种表现方式。镂空龙纹足饰足面上共有42个穿孔,位于足饰面的中央。中间的八个矩形穿孔将方尺形、L形、圆角折尺形穿孔分成两组,八个方尺形和L形穿孔分别构成龙的鼻部和上下颌、前后肢、龙角、耳朵、背部和尾部。镂空龙纹足的器面上有两组变形龙纹,龙首朝外,四尾聚拢于足中央。由于青铜足面两边高,中间凹陷,所以龙头高于龙尾,给人以上扬之感。细雕纹饰可分为三种:一是装饰在42个孔之间的细密云雷纹;二是装饰在足面窄端的盘蛇纹;三是装饰在足面宽端的波浪状纹带。镂空龙纹足的平足上也装饰有变形龙纹,孔内布满细密盘蛇纹。 图2 商周时期龙头纹饰的演变 图3 镂空龙纹尊表面穿孔龙纹示意图 盌上设计有八条穿孔龙纹,盌面上有四条,四个平足上各有一条,但彼此相对,相互呼应。桌上面的四条龙与平足上的四条龙构成一对相互呼应的龙纹。从纹饰的整体布局上看,此桌体现了多角度对称设计(即今天的四方连续纹饰设计)的设计理念。

Bronze cymbals with Hui-zigzag pattern

回纹铜钹

徽形铜钹,青铜器,商代文物,一套三件,最大的钹高20.5厘米;中等的钹高17厘米;最小的钹高14.5厘米。1968年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小南张村出土。 1968年8月,河南省温县城关公社小南张村农民在农田里挖药材时,在一个距离地表很浅的坑里,发现了一批青铜器,他们立即向政府报告,并主动把这批珍贵文物上交当地政府。 文县出土的青铜器共计23件,按用途可分为工具、饮食器、酒器、武器和乐器五大类[1]。这套徽形铜钹即为乐器之一。由于这批青铜器中的甲、爵、觚、阁等器形与安阳高楼庄殷墓出土的同类青铜器基本相同,其他青铜器的形制、纹饰也具有晚商时期的特征,专家推测这批青铜器的年代应属晚商时期。如此大量的商代青铜器在当时文县尚属首次出土。 图一 徽子纹铜钹的内凹弧口 此组铜钹共三件,尺寸依次减小,形制、纹饰一致。钹口向上内凹弧形,钹身呈瓦当形,腔体断面呈宽叶状,壁厚,边角尖锐。铣口(钹上部两角)略大于铣口长度,下部有一管状短柄。短柄中空,末端较粗,柄根部较细,圆柱形空心钹(钹底部的柄状物体称钹)与腔体相通。 图二:短柄、下细上粗的回字铜钹 三件铜钹在钹身两侧饰有梯形双粗阳弦纹,凸起的双线组成“回”字,故得名“回”字铜钹,为典型的商代器物。弦纹作为青铜器上最简单的装饰,由凸起的直纹或横纹组成。这样的装饰,使这套铜钹显得古朴朴素,虽历经三千多年的风霜,却掩饰不住其独特的韵味。 经专家对铜钹正面鼓音测定,这套“回字铜钹”为三音锣调式,即调式结构为:锣-角-支。这套“回字铜钹”的发现,为我国商代晚期青铜音乐遗存研究,特别是殷旭一带青铜钹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和科学依据。另一方面,这三枚铜钹作为商代晚期重要的随葬礼器,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器形,都充分展现了我国当时青铜铸造水平和精湛的手工工艺。 图三 会子纹铜钹身弦纹

回纹铜钹

徽形铜钹,青铜器,商代文物,一套三件,最大的钹高20.5厘米;中等的钹高17厘米;最小的钹高14.5厘米。1968年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小南张村出土。 1968年8月,河南省温县城关公社小南张村农民在农田里挖药材时,在一个距离地表很浅的坑里,发现了一批青铜器,他们立即向政府报告,并主动把这批珍贵文物上交当地政府。 文县出土的青铜器共计23件,按用途可分为工具、饮食器、酒器、武器和乐器五大类[1]。这套徽形铜钹即为乐器之一。由于这批青铜器中的甲、爵、觚、阁等器形与安阳高楼庄殷墓出土的同类青铜器基本相同,其他青铜器的形制、纹饰也具有晚商时期的特征,专家推测这批青铜器的年代应属晚商时期。如此大量的商代青铜器在当时文县尚属首次出土。 图一 徽子纹铜钹的内凹弧口 此组铜钹共三件,尺寸依次减小,形制、纹饰一致。钹口向上内凹弧形,钹身呈瓦当形,腔体断面呈宽叶状,壁厚,边角尖锐。铣口(钹上部两角)略大于铣口长度,下部有一管状短柄。短柄中空,末端较粗,柄根部较细,圆柱形空心钹(钹底部的柄状物体称钹)与腔体相通。 图二:短柄、下细上粗的回字铜钹 三件铜钹在钹身两侧饰有梯形双粗阳弦纹,凸起的双线组成“回”字,故得名“回”字铜钹,为典型的商代器物。弦纹作为青铜器上最简单的装饰,由凸起的直纹或横纹组成。这样的装饰,使这套铜钹显得古朴朴素,虽历经三千多年的风霜,却掩饰不住其独特的韵味。 经专家对铜钹正面鼓音测定,这套“回字铜钹”为三音锣调式,即调式结构为:锣-角-支。这套“回字铜钹”的发现,为我国商代晚期青铜音乐遗存研究,特别是殷旭一带青铜钹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和科学依据。另一方面,这三枚铜钹作为商代晚期重要的随葬礼器,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器形,都充分展现了我国当时青铜铸造水平和精湛的手工工艺。 图三 会子纹铜钹身弦纹

Shoufu Yi's Bronze Cup

易守福铜杯

“寿府邑”铜觚,青铜酒器,商代晚期文物,器通高17.5厘米,重0.9公斤,河南省安阳市出土。解放前,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一带发生过盗墓事件,铜螭、铜锣、玉象等文物被盗。1966年,在盗墓者儿子家的煤堆中发现了“寿福邑”铜螭等文物。随后,安阳博物馆派工作人员将该螭取回并收为藏品,后转交河南博物院收藏。 “寿福仪”铜觚分盖、身两部分,盖面凸起,椭圆冠状,上有蘑菇状纽扣,纽扣上有四道螺旋纹,盖面为对称的兽面纹。 器身椭圆形,广口、狭颈、微垂腹、圆底、高圈足。主题纹饰为兽面纹,纹饰以细长的门脊为兽鼻梁,两角向外卷曲,身尾张开,爪子向下延伸。兽头、身、足的纹饰呈对称分布。器身的广口、腹部下方也出现同样的兽面纹饰。有趣的是,门脊两侧有两组弧形纹饰,中间的似为兽鼻,仿佛在呼气,底部的纹饰则似动物唇上的胡须,栩栩如生。由于这两处纹饰,铜杯上的兽面纹组也显得可爱活泼。器身颈部有四道弦纹,将其与器身纹饰区分开来。中间有四条对称的夔龙纹,龙身直立,张口,有脚,尾部卷曲,中间有门脊相隔,器身的圈足上也有四条夔龙纹。 图一:《寿福仪》铜螭的螭盖及螭身 觚盖内侧及觚底均有“寿符一”铭文。商代带“寿”字的铜器共计28件,此次发掘现场发现10件,其中安阳出土6件。除此件“寿符一”铜觚外,安阳侯家庄西北M1001出土4件带“寿”、“牙寿”、“寿阁”铭文的铜器;武官村北M1出土一件“寿符一”爵。1976年,河北省藁城县前西关出土一件寿鼎、一件寿爵、一件新寿壶。 1927年,军阀党玉昆在陕西省宝鸡县戴家湾(今宝鸡市金台区陈仓乡)私掘古墓时,出土一件“寿福心”志。综合以上文物可知,该类铭文主要有“寿”、“寿心”、“寿仪”、“寿福记”、“福寿”、“子寿”、“牙寿”、“牙木寿”、“寿阁”、“寿舆”等。“寿”字族器主要集中在殷戌王墓区,说明该族地位较高。另外,铭文中还有“福寿”二字,说明该族可能与商王室有通婚关系。 图二 寿福一铜觚内盖铭文 图3 寿福乙铜币底部铭文 “寿府仪”铜螭为铸造而成。根据河南安阳殷虚苗圃北出土的大量青铜铸造遗物中发现的陶模、陶范,大致可知该螭身所用铸模数量,即两个外模、一个腹模、一个圈足模,共计四个铸模。在圈足边缘设置浇注口,铸造时口朝下。 图4:青铜螭的划分示意图 “寿府邑”铜螭造型优美,比例和谐,纹饰对比鲜明。兽面纹、夔龙纹的装饰特征,为研究商代晚期青铜艺术和人文思想提供了参考资料。此外,器物上的铭文为辨认器物的主人提供了参考依据,为研究“寿”氏家族的门第地位提供了重要线索。

易守福铜杯

“寿府邑”铜觚,青铜酒器,商代晚期文物,器通高17.5厘米,重0.9公斤,河南省安阳市出土。解放前,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一带发生过盗墓事件,铜螭、铜锣、玉象等文物被盗。1966年,在盗墓者儿子家的煤堆中发现了“寿福邑”铜螭等文物。随后,安阳博物馆派工作人员将该螭取回并收为藏品,后转交河南博物院收藏。 “寿福仪”铜觚分盖、身两部分,盖面凸起,椭圆冠状,上有蘑菇状纽扣,纽扣上有四道螺旋纹,盖面为对称的兽面纹。 器身椭圆形,广口、狭颈、微垂腹、圆底、高圈足。主题纹饰为兽面纹,纹饰以细长的门脊为兽鼻梁,两角向外卷曲,身尾张开,爪子向下延伸。兽头、身、足的纹饰呈对称分布。器身的广口、腹部下方也出现同样的兽面纹饰。有趣的是,门脊两侧有两组弧形纹饰,中间的似为兽鼻,仿佛在呼气,底部的纹饰则似动物唇上的胡须,栩栩如生。由于这两处纹饰,铜杯上的兽面纹组也显得可爱活泼。器身颈部有四道弦纹,将其与器身纹饰区分开来。中间有四条对称的夔龙纹,龙身直立,张口,有脚,尾部卷曲,中间有门脊相隔,器身的圈足上也有四条夔龙纹。 图一:《寿福仪》铜螭的螭盖及螭身 觚盖内侧及觚底均有“寿符一”铭文。商代带“寿”字的铜器共计28件,此次发掘现场发现10件,其中安阳出土6件。除此件“寿符一”铜觚外,安阳侯家庄西北M1001出土4件带“寿”、“牙寿”、“寿阁”铭文的铜器;武官村北M1出土一件“寿符一”爵。1976年,河北省藁城县前西关出土一件寿鼎、一件寿爵、一件新寿壶。 1927年,军阀党玉昆在陕西省宝鸡县戴家湾(今宝鸡市金台区陈仓乡)私掘古墓时,出土一件“寿福心”志。综合以上文物可知,该类铭文主要有“寿”、“寿心”、“寿仪”、“寿福记”、“福寿”、“子寿”、“牙寿”、“牙木寿”、“寿阁”、“寿舆”等。“寿”字族器主要集中在殷戌王墓区,说明该族地位较高。另外,铭文中还有“福寿”二字,说明该族可能与商王室有通婚关系。 图二 寿福一铜觚内盖铭文 图3 寿福乙铜币底部铭文 “寿府仪”铜螭为铸造而成。根据河南安阳殷虚苗圃北出土的大量青铜铸造遗物中发现的陶模、陶范,大致可知该螭身所用铸模数量,即两个外模、一个腹模、一个圈足模,共计四个铸模。在圈足边缘设置浇注口,铸造时口朝下。 图4:青铜螭的划分示意图 “寿府邑”铜螭造型优美,比例和谐,纹饰对比鲜明。兽面纹、夔龙纹的装饰特征,为研究商代晚期青铜艺术和人文思想提供了参考资料。此外,器物上的铭文为辨认器物的主人提供了参考依据,为研究“寿”氏家族的门第地位提供了重要线索。

Square Ding with Kui Pattern and Flat Foot

夔纹平足方鼎

夔纹扁足方鼎为商代晚期青铜礼器,通高42.3厘米,长34.1厘米,宽24.8厘米,厚0.5厘米,高6.9厘米,足20.2厘米,重18公斤,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殷续妇好墓出土。 1975年冬,安阳考古站在小屯村北约100米的一座小山上进行调查,发现多处殷代房基。1976年在此进行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发现殷代房基10余处、灰坑80个、殷代墓葬10余座。其中妇好墓是本次发掘的主要收获[1]。其中出土了两件夔纹扁足方鼎,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馆,另一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两件夔纹平足方鼎,口呈长方形,折沿,唇形为方形,两短边中间口沿处立有两只直立的耳。下腰微内收,底部近平,略小于口,下有四条扁长实心足,形似夔龙。据《殷猇妇好墓发掘报告》记载,河南博物院藏此件夔纹平足方鼎出土时,底部破损较多,通体锈蚀严重,有的纹饰已不甚清晰,腹部一侧及一只平足处附有丝织物碎片。另外,鼎内底缺失约三分之一,只留有铭文“好”字中间的“女”字。但根据另一件平足方鼎内底中央铭刻的“妇好”二字,可以推断此件器物的铭文为“妇好”。 从外观看,夔纹平足方鼎由耳、腹、平足三部分组成,均采用“三层花”纹饰方法:以云雷纹为底纹,衬托主题;粗线条勾勒主题框架纹;阴线刻画主题纹饰细部。两耳外壁饰以夔龙纹阴线,夔首朝上。鼎腹外壁四角及四边中间各铸一门脊,四边均饰兽面纹,有头无身,以门脊为鼻梁,为典型的羊角兽面纹(图一)。兽面上夸张的大卷角,与现实中常见的羊角相似(图二),为典型的羊角兽面纹。兽面呈“臣”字形(图3),以门脊为鼻梁,兽面两侧各有一条倒置的夔龙纹(图4)。足两侧饰有夔龙纹,夔龙头朝上,嘴部夸张张开,唇外翻,身躯挺直,身尾修长,卷曲,形似倒L,身躯饰以鳞片,无足,地纹为云雷纹。可见制作者工艺水平高超,采用浮雕、圆雕装饰手法,把夔龙的造型刻画得如此逼真。(图5) 图一 夔纹平足方鼎兽面纹 图2 兽面上夸张的大卷角 图三 夔纹平足方鼎“臣”字兽面纹 图四 夔纹平足方鼎上倒夔龙纹 图五 夔纹扁足方鼎夔龙纹扁足 夔纹平足方鼎的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夔纹平足方鼎内底中央铭刻的“妇好”二字,为确认墓主人身份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夔纹平足方鼎外形华丽,兽面纹、夔龙纹栩栩如生,通体纹饰错落有致,采用典型的“三层花”装饰手法,为研究青铜艺术提供了重要的标本。

夔纹平足方鼎

夔纹扁足方鼎为商代晚期青铜礼器,通高42.3厘米,长34.1厘米,宽24.8厘米,厚0.5厘米,高6.9厘米,足20.2厘米,重18公斤,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殷续妇好墓出土。 1975年冬,安阳考古站在小屯村北约100米的一座小山上进行调查,发现多处殷代房基。1976年在此进行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发现殷代房基10余处、灰坑80个、殷代墓葬10余座。其中妇好墓是本次发掘的主要收获[1]。其中出土了两件夔纹扁足方鼎,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馆,另一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两件夔纹平足方鼎,口呈长方形,折沿,唇形为方形,两短边中间口沿处立有两只直立的耳。下腰微内收,底部近平,略小于口,下有四条扁长实心足,形似夔龙。据《殷猇妇好墓发掘报告》记载,河南博物院藏此件夔纹平足方鼎出土时,底部破损较多,通体锈蚀严重,有的纹饰已不甚清晰,腹部一侧及一只平足处附有丝织物碎片。另外,鼎内底缺失约三分之一,只留有铭文“好”字中间的“女”字。但根据另一件平足方鼎内底中央铭刻的“妇好”二字,可以推断此件器物的铭文为“妇好”。 从外观看,夔纹平足方鼎由耳、腹、平足三部分组成,均采用“三层花”纹饰方法:以云雷纹为底纹,衬托主题;粗线条勾勒主题框架纹;阴线刻画主题纹饰细部。两耳外壁饰以夔龙纹阴线,夔首朝上。鼎腹外壁四角及四边中间各铸一门脊,四边均饰兽面纹,有头无身,以门脊为鼻梁,为典型的羊角兽面纹(图一)。兽面上夸张的大卷角,与现实中常见的羊角相似(图二),为典型的羊角兽面纹。兽面呈“臣”字形(图3),以门脊为鼻梁,兽面两侧各有一条倒置的夔龙纹(图4)。足两侧饰有夔龙纹,夔龙头朝上,嘴部夸张张开,唇外翻,身躯挺直,身尾修长,卷曲,形似倒L,身躯饰以鳞片,无足,地纹为云雷纹。可见制作者工艺水平高超,采用浮雕、圆雕装饰手法,把夔龙的造型刻画得如此逼真。(图5) 图一 夔纹平足方鼎兽面纹 图2 兽面上夸张的大卷角 图三 夔纹平足方鼎“臣”字兽面纹 图四 夔纹平足方鼎上倒夔龙纹 图五 夔纹扁足方鼎夔龙纹扁足 夔纹平足方鼎的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夔纹平足方鼎内底中央铭刻的“妇好”二字,为确认墓主人身份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夔纹平足方鼎外形华丽,兽面纹、夔龙纹栩栩如生,通体纹饰错落有致,采用典型的“三层花”装饰手法,为研究青铜艺术提供了重要的标本。

The Fuyi horn

福益号角

扶夷角,青铜酒器,西周文物,高29厘米,口长20.3厘米,口宽9.8厘米,1986年河南信阳县石河岗出土。 1986年8月,河南省信阳市石河岗乡农民在石河滩筑坝时,在河水黑泥中发现一批铜器。州、县文物、公安部门闻讯赶赴调查,共收集到14件铜器。《河南省信阳县石河岗出土一批西周早期青铜器》一文中,根据铜器上的铭文和器身的锈色,将14件铜器分为“扶夷”和“扶鼎”两组,认为该批铜器可能是墓葬被洪水冲走后沉积在河水中的。扶夷角是“扶夷”组10件铜器中的一件。该组铜器均为亮黑色,其中8件有铭文。福鼎铜器群共四件,其中三件带铭文。 符箓出土两件,器形、纹饰、大小与铭文相似,其中一件藏于河南省博物馆。该器由盖、身两部分组成。盖为屋脊形,小口,盖脊中部有一半环钮。器身广口中部内凹弧形,两侧有两上扬翼,窄颈,直腹壁,圆底。下部有三只三角锥足,其中一足的上部有半环兽头柄(柄下一足出土时已丢失,现存一足为后来添加)。 器身纹饰可分为盖、颈、腹、足四部分。盖有四条门脊,将纹饰分成两组四部分,各部分的纹饰几乎相同——一半兽面纹,一半三角纹。与盖钮垂直的两条门脊两侧,是一整套兽面纹和三角纹。兽面纹以粗线勾勒,勾勒出兽面的眼、眉、角、鼻、口的轮廓。骨脊上用细阴线雕刻,粗线外为云雷地纹(图1);颈部有两条门脊,均勾于口部两翼,每条门脊两侧的纹饰组成一个大三角纹。柄两侧饰有两个小三角纹,柄对应一侧为凸起的兽头,两侧也饰有两个小三角纹;腹部的三条门脊和把手将纹饰分成两组四部分。把手两侧的两部分纹饰组成一组完整的兽面纹(图二),与把手相对的门脊两侧的两部分纹饰组成另一组兽面纹。两组纹饰的兽面纹相同,但在与把手相对的门脊兽面纹两侧各增加了一条龙纹(图三);三棱锥足外侧饰有三角纹;器身饰有云雷地纹。盖上有一对十二字:“晨肇储用抓父乙宝尊沂即册”。(图四) 图一 扶夷角瓮盖 图二 扶夷角壶柄的一侧 图三 扶夷角器兽首一面 图4 扶夷角瓮盖内铭文 福义角器以“三层花”装饰手法装饰器身,不仅华丽精巧,而且布局巧妙。首先,盖面为脊状,为避免纹饰过于集中在盖面中部而造成装饰的不平衡,在两组兽面纹外侧的两翼上加设一组三角纹;其次,柄部上端为凸起的兽头,为增加器物的对称性,不使器身因偏向一侧而产生失重感,在柄部兽头对面的颈部也装饰一凸起的兽头;第三,腹部虽然也有两组类似的兽面纹,但由于柄部与门沿的宽度不同,两个翼角所划分的两部分腹部纹饰布局空间发生了变化。为了使纹饰布局对称合理,在腹部把手对面的门沿兽面两侧分别添加了竖纹龙纹,这些细微细节的设计布局,显示了制作者的巧妙构思和高超的掌控能力。 扶夷角器盖身饰有门沿,门沿上分模痕迹清晰,对研究角爵器分模方法及分模逻辑有重要价值。扶夷角器外模可分为盖、口腹、底、三足三部分。一、盖为独立模铸,外模以门沿为中心分四部分,分模位置在门沿中线上;二、口腹部分以三门沿及一把手为中心分四部分,分模位置在三门沿与把手的中线上;三、底与三足部分以三足为中心分四部分,分模位置在三足的垂直中线上。 符义角盖及器身上均有“晨肇储用抓父乙宝尊沂即册”十二字铭文,对研究商末周初历史有重要价值。铭文内容至少可以表明“肇主”的封地或所在地是“陈”,“肇主”是此批器物的制造者,“肇主”的父亲或祖先是“符义”,“肇主”是“姬”氏族人,“肇主”是当时的史官——“策”等。《河南信阳县石河岗出土一批西周早期青铜器》一文将出土的14件青铜器与同期各地青铜器进行了对比,认为:这组青铜器的主人与周王室关系密切[3],如果“扶夷”号青铜器与“福鼎”号青铜器的主人同为“赵主”或属于同一部族,那么“福鼎”号青铜器中的“鄀”即为扶夷号青铜器主人所在的封地。 扶义角器通体乌黑发亮,造型古朴,在商周青铜器中较为少见,观赏效果极佳。作为酒器中的一员,青铜角器传世出土的数量非常少。此器的出土,不仅增加了角器的数量,而且其精美的纹饰和独特的造型,更加凸显了角器在商周青铜器中的重要性。扶义角器内部的铭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正因如此,扶义角器被收录于《中国青铜器全集》、《新藏殷周金文器像汇编》、《近代殷周金文集卷二》、《商州金文大全》等多部著作中,足以说明扶义角器是一件难得的艺术杰作,是一件难得的珍品。

福益号角

扶夷角,青铜酒器,西周文物,高29厘米,口长20.3厘米,口宽9.8厘米,1986年河南信阳县石河岗出土。 1986年8月,河南省信阳市石河岗乡农民在石河滩筑坝时,在河水黑泥中发现一批铜器。州、县文物、公安部门闻讯赶赴调查,共收集到14件铜器。《河南省信阳县石河岗出土一批西周早期青铜器》一文中,根据铜器上的铭文和器身的锈色,将14件铜器分为“扶夷”和“扶鼎”两组,认为该批铜器可能是墓葬被洪水冲走后沉积在河水中的。扶夷角是“扶夷”组10件铜器中的一件。该组铜器均为亮黑色,其中8件有铭文。福鼎铜器群共四件,其中三件带铭文。 符箓出土两件,器形、纹饰、大小与铭文相似,其中一件藏于河南省博物馆。该器由盖、身两部分组成。盖为屋脊形,小口,盖脊中部有一半环钮。器身广口中部内凹弧形,两侧有两上扬翼,窄颈,直腹壁,圆底。下部有三只三角锥足,其中一足的上部有半环兽头柄(柄下一足出土时已丢失,现存一足为后来添加)。 器身纹饰可分为盖、颈、腹、足四部分。盖有四条门脊,将纹饰分成两组四部分,各部分的纹饰几乎相同——一半兽面纹,一半三角纹。与盖钮垂直的两条门脊两侧,是一整套兽面纹和三角纹。兽面纹以粗线勾勒,勾勒出兽面的眼、眉、角、鼻、口的轮廓。骨脊上用细阴线雕刻,粗线外为云雷地纹(图1);颈部有两条门脊,均勾于口部两翼,每条门脊两侧的纹饰组成一个大三角纹。柄两侧饰有两个小三角纹,柄对应一侧为凸起的兽头,两侧也饰有两个小三角纹;腹部的三条门脊和把手将纹饰分成两组四部分。把手两侧的两部分纹饰组成一组完整的兽面纹(图二),与把手相对的门脊两侧的两部分纹饰组成另一组兽面纹。两组纹饰的兽面纹相同,但在与把手相对的门脊兽面纹两侧各增加了一条龙纹(图三);三棱锥足外侧饰有三角纹;器身饰有云雷地纹。盖上有一对十二字:“晨肇储用抓父乙宝尊沂即册”。(图四) 图一 扶夷角瓮盖 图二 扶夷角壶柄的一侧 图三 扶夷角器兽首一面 图4 扶夷角瓮盖内铭文 福义角器以“三层花”装饰手法装饰器身,不仅华丽精巧,而且布局巧妙。首先,盖面为脊状,为避免纹饰过于集中在盖面中部而造成装饰的不平衡,在两组兽面纹外侧的两翼上加设一组三角纹;其次,柄部上端为凸起的兽头,为增加器物的对称性,不使器身因偏向一侧而产生失重感,在柄部兽头对面的颈部也装饰一凸起的兽头;第三,腹部虽然也有两组类似的兽面纹,但由于柄部与门沿的宽度不同,两个翼角所划分的两部分腹部纹饰布局空间发生了变化。为了使纹饰布局对称合理,在腹部把手对面的门沿兽面两侧分别添加了竖纹龙纹,这些细微细节的设计布局,显示了制作者的巧妙构思和高超的掌控能力。 扶夷角器盖身饰有门沿,门沿上分模痕迹清晰,对研究角爵器分模方法及分模逻辑有重要价值。扶夷角器外模可分为盖、口腹、底、三足三部分。一、盖为独立模铸,外模以门沿为中心分四部分,分模位置在门沿中线上;二、口腹部分以三门沿及一把手为中心分四部分,分模位置在三门沿与把手的中线上;三、底与三足部分以三足为中心分四部分,分模位置在三足的垂直中线上。 符义角盖及器身上均有“晨肇储用抓父乙宝尊沂即册”十二字铭文,对研究商末周初历史有重要价值。铭文内容至少可以表明“肇主”的封地或所在地是“陈”,“肇主”是此批器物的制造者,“肇主”的父亲或祖先是“符义”,“肇主”是“姬”氏族人,“肇主”是当时的史官——“策”等。《河南信阳县石河岗出土一批西周早期青铜器》一文将出土的14件青铜器与同期各地青铜器进行了对比,认为:这组青铜器的主人与周王室关系密切[3],如果“扶夷”号青铜器与“福鼎”号青铜器的主人同为“赵主”或属于同一部族,那么“福鼎”号青铜器中的“鄀”即为扶夷号青铜器主人所在的封地。 扶义角器通体乌黑发亮,造型古朴,在商周青铜器中较为少见,观赏效果极佳。作为酒器中的一员,青铜角器传世出土的数量非常少。此器的出土,不仅增加了角器的数量,而且其精美的纹饰和独特的造型,更加凸显了角器在商周青铜器中的重要性。扶义角器内部的铭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正因如此,扶义角器被收录于《中国青铜器全集》、《新藏殷周金文器像汇编》、《近代殷周金文集卷二》、《商州金文大全》等多部著作中,足以说明扶义角器是一件难得的艺术杰作,是一件难得的珍品。

Five Phoenix Incense Burner

五凤香炉

五凤香炉,青铜器,汉代文物,高20厘米,底径21.5厘米,1989年河南焦作贾河屯窖藏出土(该文物现陈列于河南博物院二楼汉魏晋南北朝展厅)。 1989年3月,河南省焦作市矿务局工作人员在焦作市夹河屯林场砖窑取土时,发现一批随葬青铜器[1]。经考古人员抢救性清理发掘,共出土3类共41件套青铜器。考古人员推断器物的年代为西汉中晚期。这批随葬青铜器种类繁多,包括相当数量的精美仿生器,五凤香炉就是其中之一。此五凤香炉虽历经千百年风霜,但依然完好,主配件齐全,细节精致清晰,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 五凤香炉主体为一只凤凰,头戴华丽的冠翎,昂首挺胸,口含圆珠,双翅扇动,胸部膨起,宽翅上翘,胸部和翅膀上雕刻有羽毛状的花纹。凤腹中空,翅腹间用钉子连接,中间开脊形成盖子,可以自由开合,从这里可以向左、向右打开,以放置香料,设计巧妙;凤背布满弧形孔洞,燃烧的香料从中卷起;尾翅上也雕刻有弧形和矩形孔洞;胸部、翅膀和尾部各饰一只幼凤,包括主凤像在内共有五只凤凰,故名。香炉主体由凤爪支撑,铆接在一个底部平整、边缘折边、底部设有三个乳足的圆盘上。圆盘不仅起到稳定香炉主体的作用,还可以盛放可能掉落的香料灰烬,从美观的角度来说,也不会呈现出头重脚轻的视觉效果。 汉代以前,凤常作为纹饰或局部装饰出现在香炉上。如1997年陕西凤翔永城遗址出土一件凤托环的青铜香炉[2](图1)。但此香炉炉身仍为传统的椭圆形,炉身顶部只装饰一只立体的凤,凤冠翎飞扬,双翅张开,口含铜环。凤只是香炉的装饰部分,并无实际作用。河南博物院藏的这件五凤香炉,以青铜铸成,塑造了体态矫健的大凤形象,凤身为香炉炉身,巧妙利用凤翅和锦翎作为炉盖。凤腹即香炉的炉身,用以盛放香料,通体饰以雏凤,为罕见精美的仿生香炉,设计精巧,造型别致,此款式与工艺实物中并不多见,不仅是本批青铜陪葬品中的代表器,也是汉代独一无二的香炉。 图一:陕西凤翔出土的凤环铜香炉

五凤香炉

五凤香炉,青铜器,汉代文物,高20厘米,底径21.5厘米,1989年河南焦作贾河屯窖藏出土(该文物现陈列于河南博物院二楼汉魏晋南北朝展厅)。 1989年3月,河南省焦作市矿务局工作人员在焦作市夹河屯林场砖窑取土时,发现一批随葬青铜器[1]。经考古人员抢救性清理发掘,共出土3类共41件套青铜器。考古人员推断器物的年代为西汉中晚期。这批随葬青铜器种类繁多,包括相当数量的精美仿生器,五凤香炉就是其中之一。此五凤香炉虽历经千百年风霜,但依然完好,主配件齐全,细节精致清晰,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 五凤香炉主体为一只凤凰,头戴华丽的冠翎,昂首挺胸,口含圆珠,双翅扇动,胸部膨起,宽翅上翘,胸部和翅膀上雕刻有羽毛状的花纹。凤腹中空,翅腹间用钉子连接,中间开脊形成盖子,可以自由开合,从这里可以向左、向右打开,以放置香料,设计巧妙;凤背布满弧形孔洞,燃烧的香料从中卷起;尾翅上也雕刻有弧形和矩形孔洞;胸部、翅膀和尾部各饰一只幼凤,包括主凤像在内共有五只凤凰,故名。香炉主体由凤爪支撑,铆接在一个底部平整、边缘折边、底部设有三个乳足的圆盘上。圆盘不仅起到稳定香炉主体的作用,还可以盛放可能掉落的香料灰烬,从美观的角度来说,也不会呈现出头重脚轻的视觉效果。 汉代以前,凤常作为纹饰或局部装饰出现在香炉上。如1997年陕西凤翔永城遗址出土一件凤托环的青铜香炉[2](图1)。但此香炉炉身仍为传统的椭圆形,炉身顶部只装饰一只立体的凤,凤冠翎飞扬,双翅张开,口含铜环。凤只是香炉的装饰部分,并无实际作用。河南博物院藏的这件五凤香炉,以青铜铸成,塑造了体态矫健的大凤形象,凤身为香炉炉身,巧妙利用凤翅和锦翎作为炉盖。凤腹即香炉的炉身,用以盛放香料,通体饰以雏凤,为罕见精美的仿生香炉,设计精巧,造型别致,此款式与工艺实物中并不多见,不仅是本批青铜陪葬品中的代表器,也是汉代独一无二的香炉。 图一:陕西凤翔出土的凤环铜香炉